微信分享图

我读魏鲁宁先生的油画

  魏鲁宁先生说过,油画就是玩色彩,就是看谁的色彩玩的高档,油画的色彩就像中国画的笔墨,他的这句意象的情趣话,让我想起了塞尚曾说过,“一幅画首先是,也应该是表现颜色。”历史呀,心里呀,它们仍会藏在里面,因为画家不是没有头脑的蠢汉。”我可以肯定,魏鲁宁先生不一定就读过塞尚的这句话,他的这种认识更多的是从长期的油画训练与创作中总结出来的,但这种认识却正是击中了油画艺术的核心,他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来进行油画创作的。
  他接受过系统而科学的科班美术教育,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他系统而完整地接受过造型,色彩等基本功的训练,这种训练成效从他创作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大批写实油画作品中便能感受到,我以为,这个阶段他的油画基本是学院派油画的创作路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沉迷于对写实功夫的追求,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写生采风,在整理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我读到的大量的人物、风景、静物的写生作品,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都表现出对于西方传统古典主义油画的依恋与追求,这些作品给我的印象是造型功夫好,写实能力强,但他的这些画与这一时代的其他油画家的作品放在一起,共性多了些而个性少了些,好则好矣,但不是我所喜欢的。
  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油画界提出“要多样,不要一统”和“追求自我”的艺术要求,应该说这些倡导对魏鲁宁油画风格追求和审美追求的变化是有影响的,虽然在八十年代中期他还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写实风格,但这种影响对他的作用是巨大的,他在经历了八九十年代的写实创作之后,在二〇〇〇年前后开始形成了自我的写意性的油画风格,他的这种风格从大的角度上说,是印象派绘画的继续与探索,而对于他自身而言,是对自我风格的一种探索与思考。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他开始尝试用油画刀进行创作,画刀从表现能力上说,没有画笔细腻,尤其是对于细部的描写不如画笔,但画刀从意象的表现上更畅达,更概括,在似明非明的表达过程中,更能体现出作者的一种内在的迷蒙而朦胧的意象,而我以为艺术的最高的境界正是在于这种模糊性与不完整性、不确定性,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莫奈的《日出•印象》我感受到的正是这种模糊性与不完整性,而不确定性则是对画家技法与修养的考验只有具备良好的技法与修养,才能合理处理创作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却是能将创作带入深层的思维与思想境界,这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随着他对画刀熟练程度的增加,他作画开始形成了一套自我的技法模式,而且越来越得心应手,越来越熟练,自我风格也逐渐开始形成,对其于画画的把握也越来越成功,这或许正应了刘勰(XIE)曾说过“观千剑而后识器”的老话,对工具的熟悉程度,对于风格的形成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他的油画大都画的自由轻松,不像现在有些画家常常显得拘谨吃力,一方面是因为他手中的工具运用的熟练,而另一方面则是与他的取向有关,他追求一种写意性的整体绘画感觉,而不斤斤计较于局部的构成,他的油画创作更多了些中国油画的意味,逸笔草草,但意象丰厚。写生观的转变是他油画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他笔下的风景突破了西方古典风景画的模式,由于对景写生转变为景观式的写生,这种变化是受到中国画创作的影响,他一方面进行对景写生,而更多的则是游历山水,去感受山水之美,所以他刀下的油画风景并不是某一山某一水的风景,而是他对于自然与风景的一种深刻理解,是一种意象的升华,他花了无数的春夏秋冬,画了无数的山川林木。这些都是他心中的风景,是经历了诗意与人心感受的风景,他给予风景以人文的情怀,所以他笔下的风景总能唤起观众的共鸣,这种创作正是与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理念是相通一致的。
  在魏鲁宁的艺术创作中,他非常强调色彩的丰富性与画面的整体统一,这是同他的老师徐明华先生对他多年的强调是分不开的。他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是他有一个学生问徐先生,画画的诀窍是什么,徐先生思考良久,回答说,整体。这对于魏鲁宁艺术创作的形成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他多年的创作实践正是在努力追求丰富与整体的一致。所以在创作中,他最大限度地发挥画刀的特性,画刀的最大特点就是概括性强,他可以将几种或许多种色彩在画板上进行搅和,并不是将色彩调匀,而是产生出类似中国写意画的笔墨,在一支笔头中将水墨或色彩蘸好,墨色与色彩在笔中融合变化,一笔落下便能形成令人回味无穷的意象,表达作者的情感,这种技法的运用得好坏是评判一位写意画家水平高下的重要因素之一,画刀也有类似的表现,它要求在色彩运用的过程中,达到最大限度的丰富,包容量要大,但又必须是整体的、统一的,在画刀搅和的过程中,表现出丰富的色彩、整体的画面与深邃的意象,这其中也是检验一位油画家的综合能力与创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或许正是基于这用艺术创作观的主导,他的油画风景,色彩丰富,但整体的和谐一统,在类似于中国画式的逸笔草草的物象后,显现的是他对于自然与风景的深刻理解与热爱,体现的是画家的人文关怀,或许这正是我喜欢他的油画的重要原因所在,艺术必须赋予以作者的情性与感觉,而这种感觉与情性是画家所表现的一种意象,这正是魏鲁宁先生长年在不懈追求的,其实这也是符合油画发展历史的,油画中天国的艺术,到人间的艺术,现到心灵的艺术,正是从表现深化向表现生活过渡,最终向表现心性过渡,中西方艺术何其相似,艺术无所谓中西,就看表现,这是魏鲁宁先生常常和我讲的一句话,所以他完全表现的是他心性里感情里的一种寄托,也正是这样,他的艺术才让人心动。
  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正是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他的艺术不断走向深处,不断的创新丰富。就用它来作结吧。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