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6-01 10:38
近现代艺坛名贤辈出,领异标新,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黄宾虹、吴湖帆等诸位大师级书画圣手,如山外青山,奇峰耸立,绵延无尽。绘事既承前贤余绪,又别开生面,直造古人不到处。若大千居士之泼彩、白石翁之蔬果,抱石之风雨江山、宾虹之焦墨,岂是前朝俗手所能想见。本场中更有大千之见客图、吴倩盦之孤松高士,可称血战古人,足令前贤敛手。诸多超脱胜妙的精品今日能于笺素上一睹其流风余韵,何其幸甚!
张大千(1899-1983) 浮峦暖翠
设色纸本 镜框 1976年作
64×134.5cm
款识:六十五年八月写为吴瑞奇先生方家正之,蜀人张大千爰年七十有八。
钤印:
来源:原香港佳士得拍品
大千居士晚年孜孜不倦从事中国画的开拓与创新,在全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泼墨、泼彩、泼写兼施等新貌,给中国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响广泛而深远。“泼墨”是张大千独创的一种画风,利用墨自身溶与非溶于水的关系和效果,施行渲染、重叠、泼洒、沉渍、流动,营造出了千姿百态的烟云效果、山势气韵,使得那如真似幻的抽象造型与客观上大自然的山岚云雾、云水飞动的具体形象有机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种中西结合的全新的画风,使山水作品之画面更加浪漫自由、灵巧新颖,艺术源于自然而又回归自然。张大千创立泼墨泼彩画风使国画技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世界艺坛为之震动,中国山水画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春山闲居 局部
在大千泼墨山水作品中,画家大面积运用积墨、破墨、积色、破色等方法,将传统山水中没骨、泼墨和大小青绿的技法结合运用,在重视笔法的同时,更加重视渲染,将水墨和青绿、泼墨和泼彩融为一体,开创了化线为面,色墨融合,工写兼施,没骨写意的泼墨泼彩方法。自此,他的作品趋向苍浑渊穆、气势磅礴而宏大雄奇。他巧妙地将大青绿中的重色分染改为重色泼染并与泼墨法融汇在一起,加之反复地破来破去,构成了画面的朦胧感和神秘感。古人有泼墨法,而无泼彩法,更无墨彩合泼法。大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独创泼彩法和墨彩合泼法,为中国画开辟了一条新路。
张大千(1899-1983)李德裕见客图
设色纸本 镜片 1947年作
33.5×95.5cm
款识:周文矩《李德裕见客图》。李秋君大家尝橅临之,此又临秋君者。丁亥嘉平月,瓯湘馆中记。爰。
钤印:
注:原藏家直接得自画家本人。
局部
局部
崇山峻岭,高低纵横,在线与线之间的穿插、点与点之间的相迭、墨与墨之间的映衬中,呈现出一番质朴无华的境界。江中小船沿溪而流,似因听到山中的踏歌之声,停于岸边而陶醉不已。就技法而言,此作品已可看出,黄氏并非专摹一家。“常人专宗一家,故形貌常同。黄氏兼采众长,已入化境,故家数无穷。”画家晚年,几近目盲时,创作出他人生中最为耀眼的作品,在“浑厚华滋,水墨淋漓”的艺术境界的探索中打开了那扇“顿悟”之门,开启这扇大门的密钥,是外在视力的衰退而导致的内在视力的澄明,在心手相忘的自由状态与“不齐之齐”的审美价值的相互作用下,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黄宾虹(1865-1955) 高岩筑居
设色纸本 立轴
101×34 cm
款识:桑苎未成鸿渐隐,丹青聊作虎头痴;久知图画非游戏,到处云山是我师。师古人当师造化,方能独开生面。宾虹。
钤印:
2.借山吟馆主者白石画时在京华。
钤印:
4.莫说神仙无艳福,佳人指上是何香。白石。
钤印:。李开禄,山东沂南县人,1939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萍乡市委书记、萍乡矿务局局长。
局部
局部
局部
寿桃乃齐白石钟爱题材,此帧《双寿》亦用“红花墨叶”法为之,不过章法和笔墨均透露着轻松之意。构图甚为简率,一根折枝垂直于画面,层次感清晰。寿桃以没骨法而出,洋红着色,此即“以色当墨”,枝叶用笔率意劲健,枝条以干涩墨笔写出,叶片以石青、石绿淡染,又以墨线勾勒筋脉,与寿桃的鲜艳构成对比。疏密有致,色彩艳而不俗,寓意长寿吉祥。
齐白石画梅,受吴昌硕影响,中年时又曾携妻儿租下白石铺不远的梅公祠居住,祠堂周围开满了梅花,齐白石便将梅公祠取名为“百梅书屋”。画面一枝梅花由左斜向挺立,红梅朵朵,生机勃勃。画面构图清新,张弛有度,梅枝成交叉之势,以凝重的金石笔法画枝干,以浓艳的洋红点花卉,相得益彰。
雁来红又叫“老少年”,齐白石晚年特别爱画雁来红,一方面与他的乡愁有关,他在一首《画老来红》诗中写道:“四月清和始着根,轻锄亲手种蓬门,秋来颜色胜蓬草,未受春风一点恩。”可知齐白石曾在家乡亲手种植过雁来红。不仅如此,在他念念不忘的星塘老屋也长满了雁来红。星塘老屋是齐氏家族的聚居之地。此幅以朱砂点写花朵,叶则以花青藤黄意写,淡墨勾勒,画面清雅而灵秀,可谓难得的齐白石雁来红之佳作。
白菜萝卜等“俗物”入画与齐白石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这些都是他从小就吃过、种过的东西,牵系着他的儿时记忆与乡思。此幅作品以黑与红入画,显示出传统中国画色彩的韵味,画面中以浓墨湿笔写白菜叶,在熟宣的承载下凸显出水韵与笔墨情致。饱满的曙红色萝卜在整体的统一中细节变化丰富,墨色的白菜形成对比,与之呼应,笔简意赅,色彩夺目,水分饱满,鲜嫩欲滴。
齐白石(1864-1957) 蔬果隽味
设色纸本 立轴
99×34.5 cm
款识:随园老人云:三世为仕宦,才晓得穿衣吃饭。予谓三十不为农夫,不知菜根味。溥清先生雅属,八十八白石。
钤印:
2.(吴湖帆)甲申十二月望,检贻秋甸仁弟雅玩。倩庵重识。
钤印:
鉴赏印:
出版:《吴湖帆画集》上卷P146,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6年。
潘静淑(1892-1939) 吴湖帆(1894-1968) 春风燕喜
1938年作 设色纸本 镜框
120×50 cm
款识:1.春风燕喜。钤印: [养真] [流憩庐]
注:曾绍杰上款。曾绍杰(1910-?),湖南湘乡人,著名篆刻家。陈之佛常用印“之佛”等,均出自其手。
来源:原香港苏富比拍品。
明轩春拍
预展:2017年6月28-29日
拍卖:2017年6月30日
地点:富豪环球东亚酒店(上海市衡山路516号)
编辑:江兵
来源:99艺术网拍卖新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