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姓名:刘晓溪
院校:鲁迅美术学院
专业:摄影
作品名称:数字时代的同化危机
摄影57.15x80cm数码照片创作年代2017
作品故事:
在《数字时代的同化危机》中,作者将电子元件进行拼贴与重组,又创造出新的人物形象。指在表达:在当今这样发展速度飞快的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开始越来越多的依赖于电子产品。好比没有电饭锅可能就不会做饭了,没有网络可能就失联了等等。人们对电子器材过度依赖,以至于丧失了原本应该掌握的技能。而电力本身是个并不稳定的能源,好比1965年发生的北美大停电事件,美国东北部大规模电力故障,导致当地停止电力供应长达十三小时。拿当时处在受灾区的纽约为例,在黑暗完全笼罩整个纽约时,短短的十三小时中,一百多个玻璃橱窗被砸,十二家商店被抢劫,七十七起车祸发生。如果说早在1965年时人们就已经如此一来电力,那么2017年的现在,人们只会更加依赖。
《数字时代的同化危机》想要给出的疑问是,科技正在把原先作为自然造物的人类同化,而作为自然人的人类,真的可以毫无保留的依赖电子科技吗?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是笔者在此中提出的问题。
作品名称:数字时代的同化危机3
xcm创作年代2017
作品故事:
作者在前景部分,将电子元件进行拼贴与重组,又创造出新的人物形象,在背景部分,亦是运用拼贴这一手段重组画面。指在表达:在当今这样发展速度飞快的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开始越来越多的依赖于电子产品。好比没有电饭锅可能就不会做饭了,没有网络可能就失联了等等。人们对电子器材过度依赖,以至于丧失了原本应该掌握的技能。而电力本身是个并不稳定的能源,好比1965年发生的北美大停电事件,美国东北部大规模电力故障,导致当地停止电力供应长达十三小时。拿当时处在受灾区的纽约为例,在黑暗完全笼罩整个纽约时,短短的十三小时中,一百多个玻璃橱窗被砸,十二家商店被抢劫,七十七起车祸发生。如果说早在1965年时人们就已经如此一来电力,那么2017年的现在,人们只会更加依赖。
《数字时代的同化危机》想要给出的疑问是,科技正在把原先作为自然造物的人类同化,而作为自然人的人类,真的可以毫无保留的依赖电子科技吗?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是笔者在此中提出的问题。
作品名称:数字时代的同化危机2
xcm创作年代2017
作品故事:
作者在前景部分,将电子元件进行拼贴与重组,又创造出新的人物形象,在背景部分,亦是运用拼贴这一手段重组画面。指在表达:在当今这样发展速度飞快的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开始越来越多的依赖于电子产品。好比没有电饭锅可能就不会做饭了,没有网络可能就失联了等等。人们对电子器材过度依赖,以至于丧失了原本应该掌握的技能。而电力本身是个并不稳定的能源,好比1965年发生的北美大停电事件,美国东北部大规模电力故障,导致当地停止电力供应长达十三小时。拿当时处在受灾区的纽约为例,在黑暗完全笼罩整个纽约时,短短的十三小时中,一百多个玻璃橱窗被砸,十二家商店被抢劫,七十七起车祸发生。如果说早在1965年时人们就已经如此一来电力,那么2017年的现在,人们只会更加依赖。
《数字时代的同化危机》想要给出的疑问是,科技正在把原先作为自然造物的人类同化,而作为自然人的人类,真的可以毫无保留的依赖电子科技吗?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是笔者在此中提出的问题。
艺术家简介:1993年生于辽宁省本溪市 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摄影专业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