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彭笑贤毕业作品_书法艺术形式美研究

姓名:彭笑贤

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专业:书法艺术形式美研究

作品名称:昆刀截玉 切磋琢磨-1

其他56×50×41mm,38×36×22mm锡创作年代0

作品故事:当代篆刻创作对材料的关注逐渐成为了一种自觉,一方面,籍由材料的转换,篆刻家努力探索文字与材料之间的契合点,以期找到新的创作视角;另一方面,材料自身的美感也作为印章的整体被審视。基于这两点认识,我选择了锡作为创作的材料。 以石头模仿古代銅印的质感,或者追求所谓的“金石气”,但是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石”多而“金”少。相对于石头而言,锡属金,高纯度的锡,其色如银,亮如镜,用锡刻印自能表现出与石头不一样的质地。

导师评语:指导老师:刘彦湖

作品名称:昆刀截玉 切磋琢磨-2

其他56×50×41mm,38×36×22mm锡创作年代0

作品故事:当代篆刻创作对材料的关注逐渐成为了一种自觉,一方面,籍由材料的转换,篆刻家努力探索文字与材料之间的契合点,以期找到新的创作视角;另一方面,材料自身的美感也作为印章的整体被審视。基于这两点认识,我选择了锡作为创作的材料。 以石头模仿古代銅印的质感,或者追求所谓的“金石气”,但是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石”多而“金”少。相对于石头而言,锡属金,高纯度的锡,其色如银,亮如镜,用锡刻印自能表现出与石头不一样的质地。

导师评语:指导老师:刘彦湖

作品名称:昆刀截玉 切磋琢磨-3

其他56×50×41mm,38×36×22mm锡创作年代0

作品故事:当代篆刻创作对材料的关注逐渐成为了一种自觉,一方面,籍由材料的转换,篆刻家努力探索文字与材料之间的契合点,以期找到新的创作视角;另一方面,材料自身的美感也作为印章的整体被審视。基于这两点认识,我选择了锡作为创作的材料。 以石头模仿古代銅印的质感,或者追求所谓的“金石气”,但是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石”多而“金”少。相对于石头而言,锡属金,高纯度的锡,其色如银,亮如镜,用锡刻印自能表现出与石头不一样的质地。

导师评语:指导老师:刘彦湖

作品名称:昆刀截玉 切磋琢磨-4

其他56×50×41mm,38×36×22mm锡创作年代0

作品故事:当代篆刻创作对材料的关注逐渐成为了一种自觉,一方面,籍由材料的转换,篆刻家努力探索文字与材料之间的契合点,以期找到新的创作视角;另一方面,材料自身的美感也作为印章的整体被審视。基于这两点认识,我选择了锡作为创作的材料。 以石头模仿古代銅印的质感,或者追求所谓的“金石气”,但是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石”多而“金”少。相对于石头而言,锡属金,高纯度的锡,其色如银,亮如镜,用锡刻印自能表现出与石头不一样的质地。

导师评语:指导老师:刘彦湖

阅读原文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