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北京东正2017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展时间:2017.6.6-6.7
拍卖时间:2017.6.8
预展及拍卖时间:北京嘉里大酒店
清雍正 御制紫檀描金百福纳吉扶手椅
H 104 cm
估价:2,500,000-3,500,000 人民币
此清雍正御制紫檀描金百福纳吉扶手椅,靠背、扶手皆做成拐子纹。边框里外均上满描金绘蝙蝠、缠枝花纹,寓意「万福」。(据文献记载:康雍二帝对漆描金家具深为喜爱。原因是既美观又可以省料,而苏工也以漆地描金著称,正合苏作之原则。)
座面贴草席,面下束腰浮雕绛环板,上饰花卉纹,下有托腮。拱肩下浮雕云纹,展腿拐角处安卷云纹角牙,雕回纹内翻马蹄,造型简练独特。靠背、扶手,由高至低三折而下,富有节奏感。
从外观看俊秀华丽,但从其用料看,是异常肯用大料的。先从四条腿说起,四条直腿下端饰回纹马蹄,上部饰小牙头,回纹马蹄部分雕刻精美。椅面下的牙条在苏作中算是很宽大,座面边框宽度适中,中间不用板心,而用藤席。上部靠背和扶手,采用拐子纹装饰,拐角处用格角榫拼接,这种纹饰用不着大料,足见用料之恰到好处,匠心独具。从其身上描金彩绘西番莲与瑞蝠纹,其纹样颇受西洋风格影响,绘工满饰,繁而不俗,富丽奢华。
明清宫廷在使用紫檀作为日用品、文房器具、大型家具等方面用量倍增,而清宫更甚。在使用紫檀作为家具方面,明清在造型艺术及风格上有明显差异。清式家具用材厚重,总体尺寸较明式宽大,相应的局部尺寸也随之加大;其次清式家具装饰华丽,表现手法主要是大型奢华镶嵌、雕刻及彩绘等,给人感觉精致、豪华、艳丽,和明式家具的朴素、大方、优美、舒适形成鲜明对比。虽不如明式家具那样具有科学性,但从另壹方面说,由于清式家具以富丽、豪华、稳重、威严为准则,为达到设计目的,利用各种手法,采用多种材料、多种形式,巧妙地装饰在家具上,效果也很成功。所以,清式家具仍不失为中国家具艺术中的优秀作品。
清代宫廷家具壹般以清宫造办处所制家具为主。造办处设有单独的木作,从全国各地招募优秀工匠到皇宫服役。在制作家具过程中,由于壹车木料辗转数月才能运到北京,沿途人力物力,花费开销自不必说,皇帝本人也深知这壹点。因此,造办处在制作壹件家具之前,先画样呈览,经皇帝审批后,方可制作。在造办处档案中,经常记载着这样的事,皇帝看过图纸后提出修改意见,准作小样。小样制成后再经皇帝呈览,看后觉得某部分用料过大,又再批示将某部收小些。皇家心目中紫檀是如何重要,由此可见壹斑。 在造办处木作中,其中壹派是由江南地区招募优秀工匠,其作工趋向苏式。所谓苏式家具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所生产的家具。苏式家具形成较早,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即以苏式为主,以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用料及结构合理、比例尺寸合度等特点,以及朴素、大方的格调博得了世人的赞赏。进入清代以后,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苏式家具也开始向繁琐和华丽转变。这里所讲的苏式家具主要指清代宫廷而言,其中最大不同的是他们在清宫造办处制作的家具较江南地区用料要大。虽然苏式家具在宫廷中用料方面和当地苏式家具风格截然不同,但苏式家具本性以俊秀著称,由于紫檀木材来之不易,苏作工匠往往惜木如金,在制作每壹件家具前,要对每壹块木料进行反复观察、衡量、精打细算,尽可能把木质纹理整洁美丽的部位用在表面上。不经过深思熟虑,决不轻易动手。有史料记载,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采过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根本无法使用。清朝中期,由于紫檀木紧缺,皇家还不时从私商手中高价收购紫檀木。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购紫檀木的记载,这时期逐渐形成壹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不论哪壹级官吏,只要见到紫檀木,决不放过,悉数买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督造机构。清中期以后,各地私商囤积的木料也大部分被收买凈尽,这些木料中,为装饰圆明园和宫内太上皇宫殿,用去大批。同治、光绪大婚和慈喜60大寿过后已所剩无几。至袁世凯时,仅存的紫檀木基本被用光。
此椅为典型清雍正造办处承造之风格,尺码宽大,紫檀满彻。清代宫廷用家具推崇色泽深沈、质地细密的珍贵硬木,而其中又以紫檀为首选,特别是清中期以前的宫廷家具,这种珍贵的木材在当年即价格不菲,据《见物料轻重则例-圆明园则例•卷三》记载,其时紫檀的官定价格为楠木的二十倍以上,可见其身价之高。因此皇家对紫檀木料的使用有着相当严格的限制,非内廷批准不得擅自动用。如《活计档》载「雍正三年九月二十六日,郎中赵元为请用紫檀木事启过怡亲王,奉王谕‘应用多少向户部行取,尔等节省着用,不可过费。遵此。’」珍贵的材质催生出特殊的皇家内廷「紫檀做工」,在承造前需画样供皇帝御览、修改、批准后方可制作。其选料甚为考究,用料清壹色,选取无疖无疤,无标皮,色泽均匀之整料。并为保证外观色泽壹致及坚固耐用,往往采用壹木连做,各种木料互不掺用,不计原料、不计工本,并且十分注重艺术与装饰性,在制作家具的同时与多种工艺相结合,殚精竭智,力求新奇考究。这些宫廷造家具之特点在此椅上皆可壹壹对应体现,清代宫廷家具的设计制作直接体现了皇家的审美取向,此椅也不例外,既彰显了皇权威仪,又兼顾了生活情趣,整器用料考究,做工精细融汇中西方艺术与多种工艺相结合,装饰瑰丽,尽展皇家尊贵奢华之气度与风韵。值得壹提的是整器之打磨,仅以锉草为磨具,琢磨线条分明,光润似玉,与圆融之包浆完美融合,可谓历久弥新,从而达到最佳之艺术效果。本品之样式及装饰拐子风格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紫檀描金万福纹扶手椅如出壹辙,(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明清家具(下)》,页44,编号34)书中将其年代定为雍正至乾隆。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紫檀无束腰扶手椅也与本品装饰风格颇为相近,而绮丽的描金纹样与美国纳尔逊美术馆藏木胎紫漆描金大宝座近乎壹致。
(上图)《清代家具》第117页,现藏美国纳尔逊美术馆
(下图)清雍正 御制紫檀描金百福纳吉扶手椅
两件均可参见田家青编着《清代家具》第38及43件。书中因此种描金纹样之宝座未曾出现于乾隆年间造办处家具制作文件,结合整体造型、工艺及风格,将其年代上溯至雍正壹朝,与本品年代可互为考据依照。
参阅:
1.《清代家具》,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110页、116-117页,编号38、43
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明清家具(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44页,编号34
来源:2017-06-03艺狐在线艺狐在线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