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漫谈商周时期的鱼形玉器(图)

中华民族素有爱玉、崇玉的传统。因“鱼”与“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故以鱼为题材的佩饰物,自商周已开始流行。现就商代和西周考古出土的玉鱼,与读者从玉质、器形、纹饰等方面共同赏析。

西周早期玉鱼,鱼口上部向上尖翘,下缘多呈微弧形,鱼口与鱼尾两端均约垂直,或一边垂直而另一边呈倾斜状。鱼眼以斜刀方式雕刻成大圆眼,鱼鳃以阴线向下朝鱼口前方延伸。背鳍一处,未突出鱼身,前缘紧靠鳃线,以阴刻线突显背鳍下缘。腹鳍一至两处微突出体外或与体平,上方以阴刻线突显腹鳍上缘。尾部中间呈“V”字形开口,上下尖翘,呈微垂直、倾斜或平行。西周中期玉鱼,鱼口上部向上尖翘,前缘向下斜向延伸,类似斧状。背鳍一处,未突出鱼身,前缘紧靠鳃线,后缘微凸或微凹,以阴刻线突显背鳍下缘。尾部上下尖凸,倾斜地面,中间呈“V”字形开口。西周晚期玉鱼头中部上下尖突,上下唇分别向上和向下翻卷,有西周晚期玉龙口部特征。鱼眼以斜刀粗阴线雕刻成大圆眼,鱼鳃以双阴线刻划并且向下延伸。背鳍腹鳍有突出鱼身体部分,并且以细密阴线刻划出鳍纹。尾部上下尖突,中间成“V”字形开口。穿孔接近于鳃部。(《收藏》杂志 宋笑飞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人民美术网-收藏-玉器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