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环中:自然追随抽象”群展 抽象的跨界可能性

2017-08-02 23:58

“环中-自然追随抽象”群展

“环中-自然追随抽象”群展

9

金杜艺术中心

已结束 4.3万+

金杜艺术中心群展:“环中:自然追随抽象”

  (雅昌艺术网讯)2017年8月2日,金杜艺术中心推出了群展:“环中:自然追随抽象”,带来了14位艺术家的抽象作品,其中包括:余友涵、李向阳、孟禄丁、刘刚等从事抽象创作的前辈艺术家,也有包括:徐渠、赵要、戈子馀、王光旭等已经成长为中坚力量的艺术家,同时还有一批年轻的艺术家在抽象上的探索:刘爽、谢桂香、张怀儒、他们均出生于80年代末、90年代。老、中、青三代形成了有关抽象创作的对比。除此之外,还有包括跨界的艺术家们:雎安奇、HVN设计工作室,以及来自英国的柯好理(Tim Crowley)。展览由张宇凌担任策展人。

“环中:自然追随抽象”展览现场

  据张宇凌介绍:“展览的名称来自中国古代哲人庄子的概念:‘环中’。‘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庄子·齐物)。这个概念是指圆环中心的空洞。圆环代表具体的严格的现实世界,而之间的空洞则是抽象,空灵和自由之处。庄子同样认为,得到’环中‘,才可以应对’无穷‘。2017年美剧《亿万》中有一位由艾舍·凯特·迪伦扮演的跨性人(gender non-binary)泰勒·梅森,具有非凡的理性推理和数学结构的能力。当泰勒谈到股票变量的可预见性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自然追随抽象。” 这个声明似乎也可以作为一个完美的副标题,它概括了我们在二十一世纪早期对创作抽象图像的某些本质思考。”

 

展览现场

  展览邀请了跨越代际和国别的14位艺术家,在位于金融中心环绕的金杜艺术中心现实中,来检验20世纪关于抽象艺术的传统问题是否在今天离散的艺术创作环境中仍然生效:先验还是经验?抽象还是自然?与抽象性紧密相连的那些关键词:同质性,普世性和理性是否仍然有附着力?或者是否某种来自社会和经济学概念上的“抽象”进入了视野,更多地折射着一个当下的世界,而不是现代主义中无限延展的个人主体?......

北朝鲜50 新和旧,徐渠,2016,布面丙烯和喷漆,158 x 150 x 2 cm

  同时,展览把这些关于抽象性的基础思考置于另一层有趣的探问中:展览环境设计用夸张简洁的现代主义线条与作品形成推拉变化的合力或张力,观者可以与之进行参照解读。展览包括了架上,雕塑,摄影, 编织和陶瓷多种形式,展示“抽象”作为一种视觉印象是如何可以轻易地跨越不同媒介。同时也想分享“视觉抽象”的双面性:一方面高度亲和无差,一步就可以迈进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深度牵连着对视觉语言的哲学思考,对诸般庸知成见仍然可以发动生猛的攻击。

  据悉,展览将持续展出至9月22日。

你看不见我 NO.5,赵要,2012,硅胶、玻璃钢、木板,187 x 110 x 120 cm

蚀-月亮, HVN 设计工作室, 2016, 100%尼泊尔高原羊毛,丝, 编织出品:毯言织造(中国), 300 x 300 cm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元淳

      01年前 1
    • 何望海38

      涨知识
      01年前 0

      元淳:

      非常好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