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深圳美术馆 | 云岩幽事——杨近白中国画作品展



主办单位

深圳美术馆


展期

2018年6月27日-7月3日


展览地点

深圳美术馆



心灵的岩洞

我们从小在接受教育,而教育最终桎梏了我们,迫使我们忘记了最重要的部分。

远古时期的岩画,是对生活的记忆描述。第一个拿起锋利的石块刻画的那个人,具备很好的打猎经验,生活应该是富足的,在安全的岩洞里才有心思作画。这时候的画家是不需要老师的,自然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

绘画老师最好能传授给学生哪几样东西,我概括为用笔、构图经验和书画鉴赏能力。在这之外还有三样,分别是:想象力、好奇心和自信力。这三点需要悟性佳、心理素质好的人才能领会学习。

前面三样大部分是人类自岩画以来积累的绘画经验,后面三样是我们人类走出岩洞,走出森林住进城市之后逐渐丧失了的。

前面三样(用笔、构图、鉴赏)可以让人成为一个合格的爱好者。后面三样却是成为画家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想象力”可以打破传统图式和现实的界限,实现思维和手绘的贯通;二、“好奇心”可以让人拥有强大的自学能力,可以一直往前走永不结壳。三、“自信力”其实也是智商和情商的综合,会给画面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人们的审美崇仰最终是落在具备强大力场的作品之上。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书斋,这是一所安全栖息的岩洞。我的这些画,其实是在岩洞里自娱自乐的涂鸦而已。

杨近白


艺术家介绍

杨近白

名恒。号汀洲父,却斋。

别署大鉴堂、双华馆、十寒精舍。

1980年生于河南泌阳。

师从陈忠康先生、方严先生研习书画,

师从李兼善先生学诗。千竹书院成员。

山水画由董玄宰上溯元四家。

于王叔明之峻厚、黄子久之萧散皆有所悟。

其画水墨、浅绛、青绿兼能。

近年于广东创办“大鉴堂画会”,设“双华画馆”传授中国画。


展事

2014

幽人梦影——80后水墨邀请展(北京)

千竹七子——千竹书院邀请展(东莞)


2015

中国画节千竹书院特展(潍坊)

秋山问道——大鉴堂画会首展(东莞)

首届书法院奖书法入展(北京)

望岳——衡山写生画展(湖南)


2016

千竹书院中国画邀请展(长沙)

与古为徒四人书画展(东莞)

方严·中国画师生展(杭州)


2017

通元识微——杨近白·张子卿双人画展(东莞)

耕于岩石之下大鉴堂画会三周年中国画展(广州)


2018

与古爲徒第三回展(东莞)

“长风堂青年艺术家成长基金提名艺术家书画展”获奖(上海)

千竹书院第二届双年展(杭州)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峨岭云霭图》 65cm × 141cm


《寒林暮雪图》 65cm × 141cm


《晴岚会棋图》 65cm × 137cm


《秋山幽賞图》 138cm × 27.5cm



《溪山无尽图》 140cm × 20cm


《群峰夏凉图》 59cm × 123cm


《水阁高逸图》 74cm × 143cm


《松斋玩鹤图》 44cm × 138cm


《溪桥策杖图》 65cm × 142cm


《夏山高隐图》 69cm × 137cm


《雪山游赏图》 68cm × 70cm


《檐外飞泉图》 36cm × 142cm



来源:原创: 深圳美术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