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三尚展讯 | 方天园作品展 5月19日为您呈现


常识识无常

方天园作品展

策展人 curator | 张健 | 吴红霞

学术主持 Academic Support | 张健


开幕酒会 Opening reception | 2018.05.26 3:00pm

展期 Duration | 2018.05.19 – 06.18

地点 Locale | 三尚当代艺术馆(杭州市上城区延安南路52-2号)Sanshang Contemporary Art Museum(No.52-2.Yan an nan.Rd.Hangzhou.)

三尚当代艺术馆很荣幸地向您宣布,我们将于2018年05月19日呈现 方天园作品展 — 常识识无常 ,5月26日下午3点举办开幕酒会,展期将持续至06月18日。


常识识无常 常无识识常


文 | 方天园


由常识想到了"识无常"。我想"事与物"的无常应该是基本的常识,可惜很多人经常忘记了,包括我本人也如是。

所以这句话也可读作"常识识、无常",意为在生活中经常想想无常——自然也就少些执着少些烦恼了。转念一想,虚无主义也很可怕,于是觉得反过来也一样重要:"常无、识识常。就像禅宗有句话"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许"。所以执着于虚无主义的人还是多欣赏下世间"妙有"(比如大自然、文学艺术等等)之美好吧!再进一层我觉得这句话的后一个"常"也可意为"道",或者说"彼岸""天堂"…… 《金刚经》有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但并没说"无为法"如梦幻泡影,反而说"一切圣贤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可见"无为法"是值得追求的"常"。知道有这个"常"在,人生才有安顿处,而不至于虚无。

这句还有更多解读的可能,如"常识、识、无常,常无、识、识常"。这里重点在"识",前一句"识"是"认识,知识"的"识",就像我们的想法、念头是转瞬即逝彻底无常的。后一句"识常"是觉识的识。佛家讲"觉心不动"、"唯识无境"。所以这个"识"可能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常"即是"永恒",相当于"本体"或者"道"……

坦白说,写到这儿已超出我的认知能力,这涉及到了可说是最精深哲学之一的"法相唯识学",对此我只略知一二,并无精研,是这句话让我想到这些。有意思的是在我的直觉上,这句话应该还有别的断句、别的深义,本人实在力有不逮。希望感兴趣的朋友帮"它"延伸演绎出来。

很多时候作品知道的比作者多,这应该是文艺的极致魅力之一。言不尽于此……



诚邀您出席

展览开幕酒会

05月26日下午3点


三尚当代艺术馆

(杭州市上城区延安南路52-2号)



如需要更多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



三尚当代艺术馆

中国 ∙ 杭州市延安路52-2号 吴山综合楼

SANSHANG ART

NO.52-2,Yan’an Rd. Hangzhou.310002.China

t. +86 0571 87825633

f. +86 0571 87820402

e. sanshangart@126.com

w. www.sanshang-art.com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休馆


来源: 三尚当代艺术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