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高六兴: “马”缘

2018-07-12 20:33

  前些日子,在欣赏熊明的一幅幅骏马作品时,让我这个懒于动笔写作的人突然有了一种码字的冲动,以一吐我与马的缘分及对马的钟爱之情。

  由于我的属相是马,所以我生来就与马扯上了关系。小时候从语文书上读到了伯乐相马的故事,又逐步了解到了诸如“天马行空”、“马到成功”、“一马当先”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样的成语,让我渐渐地爱上了马,也为自己属马而感到高兴与自豪,也因此立志做一匹千里马。

  不过,对于生于江南水乡的我来说,早年是很难见到真实的马的。当初对于马的喜爱,至多体现在对一些历史小说中提到的诸如乌骓马、赤兔马和骅骝等,一些名马尤为敏感并记住了它们的名字。然后就是得知了徐悲鸿是画马名家,在偶尔看到的印有奔马图的年历画前多加驻足。

  还有就是,曾经一时兴起,从书架上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翻翻,在浏览目录时,杜甫的一首《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吸引了我的眼球,于是把这首诗找出来读了。对着注释把这首长诗读完,发现里面出现了不为自己了解的名马的名字,如“乘黄”、“照夜白”和“拳毛騧”等,也了解到唐朝时就有专门画马的画家了,而曹霸因为画技高超,深受玄宗宠爱,当时的达官贵人无不以得到他的画而兴奋自豪。一时兴致大增,于是就反复诵读,仔细推敲诗句,展开想象,想象那“缟素漠漠开风沙”“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的画面。

  大概是杜甫的这首诗提高了我对骏马图的鉴赏力吧,以致当我十多年前第一次看书画展览,面对熊明的奔马图时,就有种被征服的感觉,杜甫的诗句一下子浮现在我的脑海,我的脚再也挪不开了,毅然决定买下这幅画,并且爱屋及乌地买了他另外两幅画,还把他的电话号码要来了。

  感谢通讯网络,十多年以来,让我得以通过手机跟熊明保持联系,通过QQ不时地欣赏熊明的画作。同时我也可以去网络里找来徐悲鸿的骏马图来与熊明的加以比较,我不敢夸口说熊明的骏马图已经超越了徐悲鸿的骏马图,因为是否超越有待于世界评说与认同,但在我看来,熊明的骏马图至少可以与徐悲鸿的比肩了。

  从技法上看,徐悲鸿在造型上取法于西方,表现神采气势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写意方法。他用浑圆有力的线条勾勒出骏马的外形,而对于马的头部、四肢、肩、胸、足等处则以重墨突出刻画。所以画面看起来很有体积感、质量感与空间感。

  再来看熊明的国画骏马图。似乎没有刻意的勾勒,画面上满眼是线条与笔触,完全是一种大写意,线条看似随意却笔笔到位,阴阳协调,一气呵成,组合起来,一匹匹风神俊逸奋蹄腾飞的骏马就跃然纸上,你眼中看到的是马,耳中却似乎激荡着风声与啸声,你很可能会被飞奔而来的马的强大的气场完全压倒。面对那幅《万马奔腾》的画作,你会喟然惊叹于画家娴熟的画技和高超的表现力。画面粗看是万千线条和笔触的漩涡,细看是一匹匹姿态各异的飞马,雄姿英发,神采飞扬,野性十足,那种壮观的场面如同钱塘江潮逆流汹涌,席卷而来。

  让我震撼的还有熊明的那几幅油画马,特别是那幅奔马图。这幅画似乎是我们中华民族目前所处时代的缩影。画面的背景是七彩云霞,飞马奔腾在繁花似锦的草原上,使得画面充满了祥瑞气象。飞马就像一座青铜雕像,令人不禁联想到那座著名的雕像《掷铁饼者》。飞马全身肌肉感突出,充满了无限的力量,前蹄刚刚抬起,似乎全身的力量都被憋在里面,一旦腾跃而起就势不可挡。它如同一个强大的光源辐射出耀眼的光辉,让观者沐浴其中,内心充满振奋。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