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稀缺程度个位数的元代青花的落款铭文鉴定

 元代青花的落款铭文鉴定,稀缺程度个位数

本文是元代青花瓷鉴定的最后一点,到目前为止,非常感谢所有人对古鉴君的关注和鞭策,一直以来我都是以传播鉴定知识、从鉴定实战中总结自己的得失,感谢每一位读看本人的藏友,祝各位“买不贵、卖的贵”。

 


七、铭文。

已知的“至正型”元代青花瓷中,除成器后的墨书者外,在制作过程中书写铭文于釉下者,除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所藏那对至正十一年铭象耳瓶外,还没有发现更多被公认为有铭文的。但近年来随着元青花仿品的大量涌现,带有纪年铭文的“元青花”多得让人目不暇接。什么“大元国延祐メ年”、“枢府公用”太禧公用”等不一而足。甚至有人把器形仿自清朝乾隆时代的五管扁瓶,却写上“大蒙古成吉思汗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青花字样,视作罕见的“元青花铭文”,在其书中宣扬,美其名曰“追思悼念铭文”。

 


查“万岁”词的含义,以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一书中之解释最为准确:“…盖七国时,众所喜庆于君者,皆呼万岁。秦汉以来,臣下对见于君,拜恩庆贺,率以为常。”《辞海》在“万岁”条引证这段释义后特别加上“今也用为祝颂词”,哪有对着死人喊“万岁”来寄托追思之理?已发现的元青花真器上写有年款、铭文者非常稀少,凡见到有铭文、年款者千万要提高警惕!这就是我们要提醒酷爱元青花的藏友们应当具备的第七个观念。

 


传统经验鉴定方法最重视的是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其次是工艺和款识,最后才是胎釉和彩料。现代条件下使用目鉴方法时恐怕要打个颠倒才对,最要紧的是把住胎釉彩料关,因为人为因素越多的越容易提高水平,而属自然界物质性的东西就不是制赝造假随心所欲而能为之了。

 


当然,上述常规特征的鉴定,并不能保障收藏者在辨伪识真的鉴定活动中百分之百地成功。中国的古瓷鉴藏活动,数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实战辨伪方法,例如“使用痕迹鉴识法”、“土锈水锈识別法”、“拉胎痕检验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广大古瓷收爱好者在学习常规鉴定理论之外,应当注意学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