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闲话说画(3)
“静观万物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余平日最喜这句话,因为让内心真正静下来,学得放下,更是能忘掉一些东西,顺应生命的个性规律,走向高贵与澄明,没有极高的修养与情操,是很漫长的一个历练路途。
前日一朋友发信息给我:马一浮在《尔雅台答问续编——示张伯衡》说:“诗第一要胸襟大,第二要魄力厚,第三要格律细,第四要神韵高。四者备,乃足名诗。”今悟:书第一要论道明,第二要识见深,第三要格局大,第四要趣味多。四者俱,方为名著。“笔下不必有诗,胸中不可无诗。做事不必唯书,做人不可无书。”所谓“世事深究皆洞明,人情练达即文章。静观万物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腹有诗书气自华,天高海阔任翔翱。”
一个人学问的高低不在于著述多丰,而在于涵养与脾性。古来圣贤往往行为生异,一是思想见识不同于常人,二是不为世俗所容也不稀罕于世俗,三是言行达至合一就必须有魄力舍弃并有胆量冲进自我内心真实之大世界,抱着对高尚灵魂的忠诚,宁缺毋滥,或抱残守缺,都力求身心纯粹、干净、独立而自由。这需要下狠心割舍世俗的多重欲望,需要人生的不断挑战与坎坷磨砺,更是在拥有了坚毅的生命自由意志以后,抱着永恒的信仰与寄托持久于“独善其身,施德弘道”。我喜欢圣贤身上的一股“拧劲儿”,骨子里的一种“此刃不出,谁与争锋?!”的霸气与担当,一种冲锋在前,“舍我其谁?!”的壮怀与无畏。所谓“涵养”不单是“雅量、包容、智慧、理性、迂回”等义,还有“原则、能舍、真实、血性、淳朴”之性质。“踏实为人,不害于人,不欺于天”,即使难入“时人眼”,又有何碍?
有了“良知”与“勇敢的心”,言谈举止自然有诗意,“气度、格局”自然照汗青,所以书生意气不可要,虚伪轻浮不可学,肆意妄言不可说,趋炎逢迎嗤以鼻,投机骗人害自己。一个人物质上缺乏不算苦,精神上缺失与困惑才叫个“真痛苦”,自杀的群落绝非缺穿少粮。心中没信仰,自我而“自恋”,不生敬畏心,感恩心,平常心,困惑纠缠时必然崩溃。
今胡扯于此,为得求个“良知”,很想看到“撕裂”人性的虚伪究竟会是怎般光景?做不到的,因为虚伪是人类的“原罪”,与生俱来。可是俺就想看看,有何渠道?踅摸多年,发现“艺术”倒是一个泄露人性“隐私”与“暧昧”的好道具。再比较,中国书画更是神奇得妙可绝伦。一支软毫,蘸少许水墨,只要是“人手”一握,在薄薄的宣纸上一划拉,立马就可感应一个“灵魂”的状貌。
所以,吾渐渐由欣赏、喜欢渐渐爱上这笔痕纸片,并已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虽资质与基础所囿,但不妨碍俺的情愫在纯白的世界里寻着一个又一个的注脚。一会儿谒访了颜真卿,一会儿激赏着杨凝式,一会儿又瞧见苏东坡归去的背影“也无风雨也无晴”,一会儿又是米元章的“风樯阵马”,“元气淋漓”袭面而来,摸摸《张猛龙》《郑文公》,嗅嗅《张迁碑》、老石鼓,扒开泰山石,浸甲骨,无数精魂的激越,无数古贤的颔首。愚痴如我,孩童待教,肆意把欢,古意供养,精神轮回。手痒之时,顿先绘事,恍兮惚兮,八郎传綮戴着斗笠走入幽谷荒林,默然回首,表情木然,眼神冷逸,微颔示意:你要慢慢地懂,康熙两传都不见,你却难得一见耶!俺可是弋阳王府的贵胄心,提拉这皮囊80年,多亏了细软手中一管毫,吐尽块垒道沧桑,红尘一瞬不可笑。你还小,搞不懂的,去康熙身边找那个王原祁吧,王司农“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勾勒点染,自淡而浓,自疏而密,干笔积墨,阴阳向背,笔法分明,形式鲜明,个性彰显,“笔端金刚杵”扛鼎之势,堪称内功大家。康熙于案前喜情观赏麓台作画,赞之:汝之图画可以传世矣。王原祁遂又名王茂京,自诩才华横溢茂京城了。“得意之作真“得意”,象外之境还现形”,还是回找董香光去,再去富春觅“一峰”……士夫高贤,天纵其才,星河灿烂,耀眼了一圈,忽然回到了现代,哟!在老北京胡同里,一个头戴老瓜帽的山羊胡子老头,眯着眼睛拿着放大镜在观察站在眼前的一个小俏女呢,而在另一胡同角儿,瘦削的宾虹翁正在凝眉伏案深究金石文鉴哩,有趣有理啊,取法不一啊,殊途同归啊,继续沿街溜达吧,噢,看见了扫地的李“苦老”,抬头耸肩,英姿扬眉,虎目圆睁,内运劲道儿,手中的扫把也像如椽巨笔,捣尽酸甜苦辣咸,峥嵘过后是真诚……累了,睡着了,醒来了,咦?在哪里呢?天这么蓝,空气如此澄澈,阳光如此金黄,土质这样红,葡萄如此甜,路人笑也甜,还有长辫子的姑娘在舞蹈,噢!看哪!还有一个中年画家,头发茂密,俊眉龙眼,坐上土堆子手拿本子勾速写,瞬间,生动的形象一个个“蹦将”了。好喜欢,急欲抽一张,“不要动,说出唐朝的几大人物画家及代表作就送给你。”“哦?这,这,那就试试吧,有阎立本的《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职贡图》;吴道子,“其傅采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被称为“吴装”,但没见过;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与《捣练图》,但都是宋摹本;还有周昉,《挥扇仕女图》与《簪花仕女图》传为他所作,还有李真的《不空金刚像》,为不多见的唐画原作,藏在日本,孙位的《七贤图》,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停!——”“不对!周文矩、顾闳中各是哪个朝代的?回去好好再读。不过,倒也有些记性,给你画一张,可惜没准备毛笔,还是用这硬炭笔将就吧。”顷刻画好,“小鬼儿,下次再在达坂城相见,我要考你绘画的道道儿与风格了,准备好了哟。哈哈……”一时没顾耳,取了速写便欢喜着蹦跳开去,迎面黄风大作,风沙来了,刮进了俺的眼睛,揉啊揉,揉啊揉……嗯!醒神了!
案几旁放着一本《芥子园画谱》,随手翻来,又放下。还是练练字吧,字好难啊!但不懂字法,怎通画法?老祖宗认知这个世界宇宙,毕竟是以“字”的名号传播开来的,所有的哲学、思想、意识、空间可都在里面啊!那就拿来《肚痛帖》或《苦筍帖》先过过眼瘾激发一下情绪吧。
作者:刘洪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