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怀念书信
昨日清理旧物,偶见二十到三十年前同学和朋友写给我的书信,大约有二三十封。均是我读高中和大学时的书信。好奇的打开一看,笺纸均已发黄,但青年时期同学之间的情谊跃然纸上。我不免感慨,这些信件把我的思绪拉到几十年前,让我浮想联翩。。。。。
书信是中国乃至世界传承了几千年的通讯方式,但因为现代化进程,现在的人们,多不用了。有事打个电话,无事业也打个电话,人们之间的距离早已被电话、网络拉得很近,从信息的传播上讲,地球确实成为一个村落了,然而以往朋友那种多年不见的想念之情,恋人三日不见的思恋之情,亲人数日不见的挂念之情,在现代社会仿佛荡然无存了,至少没有以前通信时的丰富情感了。
我看着二三十年前的书信,品味着当时每次通信时的心情,无论是思念、彷徨、期盼和闲谈,这种感觉三十年后的我仍然能够触摸。而电话、网络之后,通话时的情绪在数日后就开始模糊了,也不会有像书信那样的历史沉积。或许正因为是通讯的现代化,人们不再珍惜通讯时的情感,言辞变得更加无聊和粗糙。甚至出现了我们这代人搞不懂的、词不达意的网络语言。现代通话方式没有以往书信时语言的精炼。更不会留下当时通话时的感情让你日后琢磨。那种恋人拿着恋人的信、反复看“我爱你”那三个字的幸福感觉再也没有了。
我怀古念旧,我并不反对现代化通讯。但现代通讯中出现的语无伦次、别字连天、断章取义,乱造词汇这些弊病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那种因通讯方便而忽视人们感情,浪费包里金钱,占用国家资源的无聊通话行为,是不是应该让我们反思?要知道通话过久,也是会得辐射病的。
作者:巴渝名家书画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