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依依云树动乡情 --观彭常安画作有感

2022-01-13 00:00

hgFdjJ0wLsg9ND1XQVWHucyjo1W1RNy5GhE1F6fV.png

《守望尘世·3》 80×60cm 布面油画 2019

作者|马晓峰

来源 《游合山川(一)》

(原文经删减编辑)

  素闻常安兄画坛盛名,未曾谋面,得缘欣赏其画作,自然保持了一种新鲜的感受,得益菲浅。

  常安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多年来,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痴迷,全身心投入自己热爱的艺术创作。能如此沉浸在色彩与光的世界,源于其对油画艺术的热爱,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近年来,常安兄的画作在艺术市场高奏凯歌,成为拍卖榜上的宠儿,可喜可贺。

cnydRCws5OZl1B3hMNCGWKTdX3f4GXpJ9nmPOjwT.png

《梦回家山》 80×100cm 布面油画 2020

2021北京保利春拍成交价264.5万元

  我观常安兄的画作里总有一股浓浓的乡情,无论是再现式的《屋前》《屋后》,还是感怀式的《家乡的早晨》《家珍河》《回家》,抑或抒情式的《父亲的果园》,他的画最打动人心的就是每幅画面都洋溢着浓郁的川西乡土地域情调,色彩在他的笔下如燃烧的音符般跳跃腾挪,哪怕是极平常的田间小景,也含纳着某种不同寻常的深思给观者以触动。这些小景致抒发着大情怀,那就是爱家乡爱自然。在他的作品中,出现频率极高的是他挚爱的家乡--金堂。在他的心中,家乡的家珍河(毗河)、父亲的果园,那一树一木一草一花一河一湖……是索绕心间的永恒牵挂,是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是引导一生的精神原乡,是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他的作品,唯美,花草之美、山川之美、自然之美……这就是他眼中的自然与家乡、美丽与生活。

bj2JKlZokbWeDNv026ESa4UkJpT8AHxjzani0c6i.png

《回家·2》 80×60cm 布面油画 2017

  常安兄扎根于生活,爱在乡间小路寻找灵感,这是他对家乡挚爱的自然流露,对心灵美感的婉约表达。常安兄的画面让每个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家乡在都市人的印象中已经日趋模糊,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家乡似乎代表着传统和落后,人们很久没有谈及茂密的树林、纵横的沟壑、湛蓝的天空、山村的小径等,而常安兄的画如一面镜子般折射出每个人心中久违的乡情。所谓“繁华落尽见真淳”,一股暖暖的乡情就透过画笔与欣赏者互通心声。

bNUVcCUxML7XqqAMx3sHkcaNOEXkOvOHATZelH6z.png

《离土》 100x120cm 布面油画 2013

  常安兄的作品题材多为田园风光、山野景物,色彩笔触流畅润泽,极得印象派之真谛。常安兄的作品咋一看朴实无华,慢慢品味又能平中见奇、拙中生巧,体会到画家的敏感与悟性。其中《父亲的果园》系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处寻常的果园景象,常安兄从早期印象写实的画法发端,大胆尝试,积极创新,陆续创造出多风格的系列组画,似受后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取舍概括的影响,对造型、光影、色彩都做了大量主观的处理,画面呈现更有力的造型、明快的色彩、强烈的明暗与疏旷的空间,特别在运笔上淋漓跳跃,实为激情所至,达到形与色的收纳自如,作品充溢着强烈的震撼力。也许正是这无尽的乡土之情和山川风物的陶冶,才成就了常安兄鲜明特色的艺术个性和今天的艺术造诣。

BesVaqI8bYrjfIFCYmwbJGMcIDFT7tVlUbbihKdY.png

《父亲的果园》 60×80cm 布面油画 2019

  依依云树动乡情,常安兄的作品描绘了新时代的美丽生活,是对生活、对劳动、对自然的礼赞,期待他创造出更多真情实感的作品,无愧这个伟大的时代。

  转载自:AnArt安艺术 公众号

作者:马晓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