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书到|边走边画:陈铎方案——基于采猎式的遊艺世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1ea5a33d03ecbd1e31a08dadb23e3e12.jpg

书名:边走边画

编著:陈铎

策划:陈哩尔

装帧设计:刘小岳、魏永青

出版单位:福建美术出版社

印刷单位: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5e2421e10ebe601af52905508453f7fe.jpg

题字: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7b7fa36a9dc02f8eb183eaf26758af0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03a3136a71a3771528d16de3a485153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34faf3a9dab1bab5aa3ab9eba01af861.jpg

文/尉晓榕:中国美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首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别看他总是应接自如,陈铎的内里,总有满满的温情和腼腆。据心理学家的观点,这属多感敏思人格。这种人格,于百事张扬中颇能知止,于艺事一类却是大用。陈铎的情义,触过的人都觉得亲和,久处之人更知其深切,除却不可抗拒力的差使,他身边的人没有愿意离开他的,这固然可贵,却非本文的重点。

近些年来,陈铎在烦复工作之余,突见侧身发力,声势看涨,惊到了不少圈内人。这里形成了三个问题,足以投射出大家对他的肯定:即你想拥有陈铎的才艺,还是换得陈铎那样的逰艺世界,或使自己成为陈铎?这不是我的拟问,也不是流行的问卷,是当年西方那批不可救药的梦想家们心灵追问的路数,虽有些不靠谱,其硬核却是再三的肯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1e0980cf97e9e92b855fa0ff89323b89.jpg

这三个选项,若让我来选,我首推陈铎那样的逰艺世界,须予说明:这个”逰”,不是逰戏之逰,”逰艺"也不是"遊于艺"的简语,而完全是陈铎的个人方案:一种以捕猎式写生为动力源,所发动的素材整理、发掘新样、手法试验、汇总积高和上架创制这一揽子从各单元到后期制作的全流程把控。这种把控,以陈铎的风格,是外松内紧的,“松"是因为求在高新,需敏思而缓行,如云中漫步;“紧”则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节点和关键在哪里。其实我很羡慕陈铎能走出去,能这样出入大吉地跑出那么多写生点,还抖擞出漫天的手稿,又落地为一段段锦绣。谁知道,这陈铎强人一筹的,是认真,是才气,是全情的投入,还是一纸天纵的好八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8b2c24d86ffed0eec8a2173d2c83b5d8.jpg

 我个人的看法,陈铎眼下可观的阶段性成功,是林林总总方方面面的综合效验,其中包括他的好单位、好环境和一个三口之家中的另两位好家人。不过,仍是我的看法:一个人如果不建立那么一点奇功,那么,他的成功也只是甜蜜的世俗成功。我想,这个金杠杠也是大家共设的,这里,就我的观察和整理与大家交流:

一、以设计学理趣统摄画面
陈铎在创作类绘制中,很明显很常态地,设计理性会在其率意用笔的干扰下,以随机的自然衰减的方式落定画中,从而导出既激情无碍又简奇干练的现代图像精神。纵观世界视觉艺术史可以认识到,绘画的颠峰时代已然过去,代表当今国际最高视艺成就的是无所不往的智性设计,而正值下行的中国画,如能主动纳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必将重铸辉煌。因此,陈铎的新近探索确具有前瞻意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6ef834933eaefb98e34aeeae33b13f9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16fe50eef848353121584b024d12c9b8.jpg

二、以生成性原理反刍规则

作画如遣词造文,画理亦如文法。文法本来简明,经活用便造就极丰富的生成性,生成性又分两种:组合型、聚合型,聚合可致更大能量。陈铎在大结构上善作七巧板式的组合,却于多形块交叠处,谋求聚合反应,反应区常常呈现为剥不开理不清辩不明的云状混沌态,特别见于陈铎的色墨交融中。重点是,陈铎的画中显见一种泛音律类语法的理路,他并未浸泡在生成而来的瑰丽泡沫中,而是一再回溯理法源头,参看笔下的生成,一次次验收其间的因果案例。这符合我一向的观点:善做减法者亦善加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20092939e6adc0a0c3038094c4eadc43.jpg

三、以基本形裁切造成韵律

这是陈铎独特造型的成因之一。强化外形及加强形体切换,可造成丰富的节奏型及其共生韵律,举凡诗词、音律、舞蹈和戏曲招式,都不外其理。我观陈铎画,招式亦多,断连、迟速、导堵,诸法得心应手,但看去是在事形,实则是在事韵。盖国之艺事,唯韵大焉。 

四、以可控姿态失控 

此法最著者见诸花卉大写,今近意笔人物诸家,问法者多,施妙者少,其于人物画关键在于失控不失形,解此森森矛盾者,大抵是胸有道气的学院中人。我看陈铎于此心有旂动,笔下竟也跃跃然多了捉放之意……今又屡见陈铎在图中次位面,正每每以大水趋形,更显破法意志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bb88d83d8741ae66064f476dccf3f4f1.jpg

五、以迭代方式操练 

迭代,这种计算机数学方法,具有奇妙的生物演进的特性,它如人之神明,在长期反复劳作中日渐苏醒,从而一朝跃升为人神同体的新人类、新新人类绘事虽小,道趣同焉。大家都知道陈铎精勤过人,只有他自己不知道,因为他彻底习惯了。但“废纸三千”显然不是陈铎所要,他忍受着小单元和子程序的反复操练,求的是在为自己的理想建模之后,操演数据的不断更新,以及对艺术目标的实质性逼近。因而,我们看到的陈铎,不该是齿轮般坚忍的对位性劳作者,而是以归巢意志向目标移行的实现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9bc08b6f7626e30b31a820e3eb5280a4.jpg

六、以草图式松脱求取速度感 

陈铎画中的燃情速度往往对观者形成第一冲击,那种沙沙作响的不拘意态也是不难想见的。陈铎平素好静,画中却满满的运动细胞。从学理看,在画中获得速度感,一靠激情,二靠成相在先,三靠捉大放小的铺成法,若论第四,那就算陈铎这种以草图或速写笔法直入正稿的方法,该法的践行,需要扎实的默背功底,兼有常态化的写生操习,才能至左右逢缘下笔不悔的佳境,因此,于前三点条件亦关联甚密。此境的要点还在于最后的审美决断。中国画中的尚韵尚势派,践履者常有相近的修成。只是陈铎看破其间妙道,索性将之风格化了。古谚道:梁园虽好,非久恋之地。眼看陈铎又去玩岩彩脸谱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35ad677cd8bfcc5a0ba8504aecf7e18d.jpg

七、以可错的宽让换回纠错空间 

这是陈铎与其它惯用法配套的方法。可错之错,不是负增长,却可以是提示,试探,增厚和助势,还有按画者意图故意失焦和增强运动感的妙用,这些效益,许多是由预留错痕成就的,少有造作之患。纠错与不纠之错并置,能收空疏灵透之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e6c844a64f8b102fc2660126cdc7e0a6.jpg

八、以雍容之度破超稳之局 

中国画在用线用墨用形方面,颇能执中。用线,只用中锋或只用侧锋,都属浅易。上乘笔法,自是中转侧,侧转中,及両锋兼用;用墨,墨分八九则弱,分二三则板,故墨分五色为最宜;用形,小处讲方圆,大处讲奇正,只要间以权变,即可得自然之韵。当今中国画派攻守分立,各有失当失度者。好在陈铎,天生一派知止的优雅,还不失应时破局的几分刚猛,加上对方圆奇正等项的专意觉解,手随心动,他岂忍袖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361fd90b0b9d511a3052671659e2b2b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d636ee5023cf6d1f597ed3dd42e39ea2.jpg

九、以异质互间夯实结构
无论在自然场景,还是在人造场景中,异质性材质的间连离合,都会引发形构错视,错视是一种高级审美资源,能以不知觉的隐性手法编排受众的感知。这类手法为那些信靠形式力量的性灵画者所喜用,陈铎无疑是其中一员。这种心因性效验,使得他毎每在摆布复杂形块关系时,平添莫名的亢奋。在画面冷却之后,我们其实是透过黑白、冷暖、涩滑、精粗等异质感的穿插离合,才看到我们预想看到的具象描绘的。我想,从学理层面去自觉读取异质互间对形构再造的正向讯息,是我们提升自身鉴赏力的一侧门徑,也是真切了解陈氏绘画的一条輔道。 

以上所述九款,有工具论、成功论,但以风格论为基本面。其间,有些是陈铎正在趋近的,更多的则是已然达成而再图臻美的。想陈铎以一己之微力,竟有如此包揽与达成,岂非奇功在身!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05e1e71a528510084ee15a50096356af.jpg

本文是一篇颇为平实又有点不甘于平实的赘文,观其条分缕析的野心和臃肿体量就知道了,同时,这又是一篇正而巴经、服务宗旨明确的产品说明书,看看文章触及的话题和热推的劲头就知道了。有趣的倒是,服务对象并不明确,它不像只是在为作为小结的一个画册服务的,却更像是在梳理陈氏绘画的整一理法现实——除了他的先期旧制和那些将多得多的正在蜕变或延展的未知部分。关于此文的服务范围,若是突然发问,我至少会被噎住三分钟。行文中,我有时觉得自己是在框定一种类宝典的东西,有时又觉得是在私贩公器,奈何陈铎本就是个富矿之地。按大史学家汤因比的分类 法想去,我的第一念头自然是填写所托画册的额面,后来便是陈氏这个正不自觉在制造现象的人,再后来就模糊了——为了话题,为了学术?还是为了小圈子、小众,抑或是大众,甚或是为我自己?想想都有,权当一次撒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ed086406f9983bb37c77235dedbd373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da0c5ec0764d9678d8ce69e4d852fd34.jpg

画册缘起

不可置否,艺术家以追逐美为信条,然而就像三岛由纪夫写的那样,美是不可到达的此岸,美在现世,在眼前,确乎伸手可及,但寻美的旅程却又无穷无涯。美是究极,也是起始,须要 潜心一志方能保其天真,成其自然。画册取名《边走边画》,既是对收录作品的定性,也是对 生活状态的归纳,纸和笔对父亲来说,是生活中与家人一样亲密的伙伴,尤其在旅途之中,车驶船行,驻足歇脚,甚至每次落座进餐时,拾笔总在饭前,落箸而复执笔,这种随笔所捕捉到的常是跳脱出日常生活轨迹外瞬间的情境流转与心境流动,有着必须亲身体会而不足以为外人道的乐趣。(文/陈哩尔 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

购书链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e6687bab6289b50f9faf45acb0dd61da.jpg

🛒识别图中二维码  即可购买正版图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6ddecd60cc87ad6ee6c255fee1493c93.jpg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書裡書外一個別樣的藝術世界,皆為你我生命的滋養,歡迎您來到丁乙樓與我們一起讀書。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手机用户3278223

      好书,喜欢,就是二维码下载识别好头疼
      01年前 1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