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我学习中国山水画走的路子是:多看、多想、多动手。:_

   
     学习传统中国画的方法(花鸟、山水、人物)都从临摹入手,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缺点是:处理不当,学了前人的少了自己的,久而久之,则就千人一面。


              《  春日》



                 《   夏日》
                    
    我的老师李文绚教授说:要养成“看”的习惯,“看”也要有方法。要“看好的”,看不好的,会把眼睛看坏了。
     通过实践,我看“经典”,看“精品”,收益很大。
     所以,我平时是“看的多,临摹的少”。这样可以有较多的时间去思考;“看的多,默记的多”。这里的“看”,是指涉足自然走进生活。涉足自然,并不一定要非大山大水不进,也不一味强调整日写生山水,毕竟,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我觉得记忆就是一部很好的临摹器。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照相机不也是一个复读器吗。
   俗话说“大好河山美如画”,这说明一个道理,美的东西是要提炼的。山———山是意念之山,水———水是心灵之水。所以,一件小事,一个难以忘怀的故事,触动了画家的创作灵感,笔下就会流淌出有温度的作品。接下来就是:“想的多,动手多”。只想不动,一生无用。只说不做,白天白说了,晚上瞎说了,是人生大忌。多动手才会熟能生巧,多创作才有积累,才会形成自己的样貌。(待续)
    我创作的春、夏、秋、冬图稿
    带有孩童时期的记忆

                    
               《   秋日》


                 
                 《  冬日》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