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清王学浩《山南论画》云:“没骨法始于唐杨升,董文敏常效其《峒开蒲雪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杨氏《雪景图》粉勾泥金,屋宇以墨成。树草朱设色,绢粗糙,形多存古意,线乏力,黄紫嫩绿之色不避耳。董华亭云:“曾见杨升真迹没骨山水乃古人戏笔奇突之作,云霞灭没,世所罕见耶”。花卉一格首创于五代徐熙墨笔,后有其孙崇嗣变墨为彩,有所创新。沈括《梦溪笔谈》评:“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粉色图之,谓之没骨图”。苏辙《栾城集》《王诜都尉宝绘堂词》注:“以五色染就,不见笔迹,谓之没骨”。南田此帧海棠图以没骨法写之,敷色淡雅,逸态飘然,极工细密而又古意清韵,美在自然无饰之真,妙笔也。
戊寅八月客台北跋于卷尾张继刚
作者:张继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