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法书流传,观帖之粗精了然耳,惟碑体,美恶真伪,全在摹刻之工也。佳者,寻脉络之通而能取势所宜,然后以刀为笔,正如坡翁所言:“亏而补之,余而削之,隐而明之,断而引之”。一碑之书,秋毫之差,若失格体之妙者,遂无可观之趣焉。昔汉有王朗之文采,梁鹄书迹,魏季钟繇,三人之绝,定古今之文艺矣。故镌者必善书,而后刀痕留迹,才不负书家妙境耳。复摹字迹,不解书者,其碑刻事亦深害而无一益也。
己卯春三月十八日游云峰山观郑文公碑拓本跋之张继刚
作者:张继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