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南宋叶水心先生在《播芳集》序中云:“昔人谓,苏允明不工于诗,卢陵欧阳永叔不工于赋,曾子固短于韵语,黄鲁直不善于散句,苏子瞻词如诗,秦少游诗如词,此数公皆以文字名显于世,而人尤以非之,可信;作文章之难矣。
夫文字之事,意由心生,论者当有据,引之出于典,虽辞藻丽句,不能言之有实物,气冲篇幅间,何以论文章之盛焉。友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董洋先生积数年之久,成文凡百余篇,纵论古今事,参悟寸草荫,慨叹人生过客,洞察万物之理,于古韵辞章中激扬文字,气势雄伟,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又婉丽清韵,溪水横波,山间夜色,月中丹桂,影在幻境中生,令人遐思不尽,美在字外,故不能以言语论之。
近世文字,不盛古意,识者尤寡,然良金美玉,自有定价,岂惧天下之议而使之无传哉。董先生聚天下事于文章中,立论精辟,三言两语万言大观,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了然耳。《雨薇集》即将付梓成帙,命工刊墨,容无瑕疵,瑾瑜之作,盖天下后世者皆得以诲之,从中获益,实为幸事焉。
癸未春日后学张继刚于沐芦草堂拜撰
作者:张继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