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创造意料之外的艺术

  采编_李坤凝

  Q:您曾经提到想做一个单纯的审美立场,那么您在创作的过程中会留意崇高性吗?

  A:我的艺术里没有这么一个定位,纯粹跟崇高之间也能衔接上,纯粹的绘画感觉上有一种升华的美感在里面,强调纯粹能上升到某种思维态度上,会跟形而上思考有一点衔接。对于艺术家来说在语言形式上,更多的是提出自身的一种态度,或者说更接近于本能的一种反应。所以他在表达到一个阶段的时候,在表述语言上更纯粹化一点,归纳到一个比较明确的或者说更单纯的定义上面。这个跟年龄也会有关系,年纪轻的思考方式和表述方式以及对社会的态度是一种方式,到了一定年龄就希望自己更加独立一点或者远离中心,让自己有一个自我消化的深层意义。

  Q:您以前说自己一点点自卑,但是我们在您的作品中感觉到您很自信。

  A:我的创作在一个矛盾过程中,这个矛盾还是因为对自己不自信,不能完全认可自己。因为人在这个世界是渺小的,自信是内心特意给自己壮胆。在与自然靠近过程中,我想找一个更细腻的,更细微的东西。在寻求过程中,我始终是小心翼翼的,经常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因为这种怀疑让我可以找到更丰富的结果。我对细节特别着迷,过于自信反而看不到很多细节,我宁可放弃自我,不自信可以帮助我完成一些思考。这些东西都让我感到一种满足,这就是很大收获,我把姿态放的很低,让自己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敬畏,体会到人的渺小,可以豁达很多。我认为世界一切东西不是我们可掌控的。在放弃自己这个过程中,我们反而有机会得到更多的意外收获。

  Q:您有宗教信仰吗?

  A:没有,但是我感觉艺术跟宗教有一些相通的,艺术肯定是比宗教更早,可能在实行艺术过程中领悟到更深层次之后转化成宗教的东西。我也是把艺术作为一种宗教依靠,在人生的过程中,通过它认识这个世界,把握自己。因为我相信它,我可以让自己更加纯粹一些,更加成熟一点,但是并不是说我一定对艺术很明白了,因为明白了就会变成一个另外主导作用,有一些不明白我感觉我还可以追随,追随的时候感觉前面是广阔的天地。

  Q:正如你所说的有很多我们不能掌控的东西,所以我们从画面上感觉到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掌控着这个画面,这个世界。

  A:我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以及最后的结果都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这些东西可能都在我知识、能量之外,作为艺术更有价值感。因为很多都不是我们知识和能力所能达到的,由于我们的真诚可能会有机会让我和周围环境互相商议,获得了一种让我也认可的,而且感觉就是某种力量赐予的、瞬间传递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不能重复的。很多时候我们会失去这个机会,因为我们太聪明,认为自己太强大,所以我们否定了自己在我们身边曾经可能遇上的,可能让你一生中才能有一次机会的美感。

  Q:您是说这种画面每次都是偶然性的,并非您提前设计好的。

  A:我会设计自己的路径,但是过程中会造成暂时的变化,这个变化可能就是要和最初确定的比较吻合。所以这个改变以什么标准来衡量,没有绝对的指数,要有绝对的指数就不是艺术了。今天因为搞艺术,不仅是我们睁着眼睛看世界,更多是靠我们触感去认知这个世界。对我来说就像我把手交给了另外一个强大的能量操控着,整个过程好像是依赖,而且我也很满足,其实更多是一种相信。这个相信其实就是满足的,然后可能有一种更超出自己意志的一些力量来确定,这件事情你是认可的,可以成为你的终点。所以每次结果让我最满意的事情就是这个意外。意外其实是由我——作为艺术家自己来判断的,实际上也可以说不叫意外,我只是被其中某种力量所驱使而已。

  Q:就是您的这种超自然的力量不来自于您自己。

  A:很多思考都是靠慢慢积累完成的,各种因素叠加起来的,不是天生就有的,只是说积累的结果是最后由谁来判断。作为艺术家会自以为是可以掌控这个世界的,但最后发现能掌控的其实是一种判断,这个判断是由另外一种知识层面来控制。比如说艺术家与环境互相碰撞过程中能产生什么样的一种自然反应。我可能更多的会去体会这个瞬间,突然感觉它可以操控我了。但这种感觉不是时时都有的。有时很清醒的时候,其实是最糊涂的时候,往往认为最正确的时候,反而不真实。但是感觉特别失败、特别不清醒、特别无助的时候,反而有一种力量在靠近。人在劣势的状态下是最本质、最真实的。当你认为自己很强大时,它其实有很多假的因素。每个人想法不一样,有人认为可以掌控一切,实际是限定的。放低自身这种态度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可以以一种追随的态度从中体悟。艺术基本上就是这么点东西,只是我们做到了把认识的东西转换成了一个物质的东西,就是作品。

 

 

  Q:陈老师讲的一个道的概念吗?

  A:如果是仅仅是宗教的思考,在人的思想上就可以完成,但艺术有的时候还要借助某种媒介,来传递视觉领域的一个结果,它不能用文字来传递,因为文字的概念就是太清晰了,它必须要用特殊的形式来完成,不会被思维逻辑结构所影响。我们的绘画或者是艺术形式它里面都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使得理解这个世界可以有很多的可循依据,所以我们用视觉传达方法最后来解答这个世界,但也是用一种不确定的方法来传递的,所以确定就不是艺术,艺术不是一个正确的答案,艺术其实是一个新的问题的起步。

  Q:您已经跳出了这个社会来看这个社会,来看这个问题。

  A:我们在社会里面生存,要完全摆脱社会是不可能的,但是最后从思考上、从生存的自我选择上,从自身的原因或者是社会本身的原因,我们找到了自己特定的一个位置。然后建立起一套跟这个社会对话的手段,面对社会做一种解答。面对社会处理的过程,我认为自己是被社会边缘化了,或者自己愿意被边缘化。所以由于这种边缘化就产生了一种思考,所以对艺术的认识表达都发生了变化。

  Q:您说您的绘画在绘画语言上考虑了很多,而且非常注重绘画的空间问题,您为什么会这么强调这两个问题。

  A:我觉得视觉艺术最终要落实到环境里边,看作品的时候是包含了周围一些因素的,在看的过程中会有一种体验。因为我的作品要考虑到更多的环境成分来完成,作品本身必须在一个空间环境里面,而不是孤立的,与单纯的看一件作品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作品很难用讲故事方法来表述,它是根据我将视觉表达与环境连接形成的表现手段。艺术不是提供传统的读的过程,我希望艺术在今天,除去眼睛观察的过程,能有一种内在的触摸机会,这种机会在精神上、生理上都要发生变化,因为人的生理因素对人的思维因素会产生作用。我们有一些思维习惯,我借助这些思维习惯的引导,在平面上能制造出一个视觉效果,让观众的经验发生一些颠覆,然后慢慢从生理反应再构成精神上的升华。最后的意义不是我在作品里面设定什么,它只是一个问题的启动,结论是由参与人自己去延伸的。因为看本身也是一个艺术表达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有了看画的能力,可能在作品里面能发展出连艺术家本人都不可能达到的境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