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23 00:00
artchina_artchina
《艺术当代》2001年创刊,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世纪交替风起云涌的里程,学术与时效并重,伴随无数艺术家华丽转身。理性、拗口、一如既往地追求专业品质。清高,绝不随波逐流,也许在资本积累的今天有些不合时宜,但几十年后你会看到她的价值。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蓝馆长,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从业经历和与成都当代艺术馆结缘的缘起。
蓝庆伟(以下简称蓝):在2008年时有幸认识台湾地区的朋友,经他们推荐读了大量台湾地区出版或翻译出版的美术馆管理有关的书籍,深受黄光男系列书籍的影响。在2010年年初在北京参与“改造历史”展览时,听吕澎老师讲起成都天府大道旁要办一座美术馆的消息,美术馆由周春芽、刘家琨共同发起,但直至2010年底才有了明确的消息。我在2011年的3月进入成都当代美术馆担任副馆长开始筹备工作(当年7月1日开馆)。而在这之前,我虽一直从事艺术展览、出版等方面的项目工作,但只阅读了大量的美术馆管理书籍,并未进入实践阶段。
艺:作为一所专注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美术馆,贵馆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具体学术方向是什么?关注群体和展览种类的大致构成如何?
蓝:谈成都当代美术馆的特色,最好是放在西南这个地域文化背景中来谈。西南是一个历来就自给自足的地方,在文化上有其封闭性的一面。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这种历史遗留的特点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劣势。我们馆其实承担了文化交流的责任,引进好的展览,打开西南地区相对狭隘的视野。我想这就是我们作为西南的一个当代美术馆的特点。所以,我们馆的学术方向就是要专注于当代艺术最前沿的学术研究,保持美术馆的国际化视野,以一种最具专业水准的眼光来挑选展览,组织活动。
我馆在开馆初期的三年时间里,主要还是关注国际和国内重量级的艺术家,引进他们的展览,主要是希望可以打开当地艺术家和观众的视野。在展览的选择上,基本上还是国际、国内展览各展一半的比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美术馆在继续秉承前面所谈的引进重量级展览的同时,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当代艺术的实验性的呈现上,通过组织展览和公共活动来给年轻的、具有实验精神的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
艺:成都当代美术馆有哪些品牌性的主题展览?在合作项目上有哪些亮点?
蓝:在过去,成都当代美术馆主要的合作对象是积极传播优秀文化的各国领馆,以及国内在当代艺术方面比较活跃的美术馆,像央美美术馆等。我们每年都与法领馆合作,在一年一度的中法文化之春活动中,我们陆续引进了法国最优秀的艺术家们的展览,例如目前在国际上最重要的法国影像艺术家的群展。与央美合作的“原作100”的巡展,则将摄影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作品带到了西南。
艺:我看见成都当代美术馆的展览中,各类高质量的巡展占了很大一部分,在这类展览中如何做出本馆特色,在在地性上做出怎样的努力?
蓝:有过观展经验的人都知道,一件作品的呈现方式稍微有一点变动,带给观众的体验就有很大的差异。小到灯光的冷暖、显示设备的尺寸、清晰度,大到策展人的策展思路、空间规划、观展路线的设计,任何一点改变都会让同一件作品带给观众不同的视觉感受。所以,巡展其实每到一地都相当于是一个新展览。每一次的巡展策展人都会在我们的场馆产生新的灵感。至于在地性的问题,其实我们做的本地艺术家的展览非常少。作为一个美术馆,每一次的展览组织我们都会非常审慎,所以我们希望用更多时间对本地的艺术家、艺术生态进行观察,以一种合适的问题角度切入。
艺:贵馆在公众教育和艺术传播上有哪些有特色的举措,我们知道成都有相对成熟的艺术园区和艺术家生态,贵馆与周边院校和艺术园区等有怎样的互动与合作?
蓝:正是因为成都有成熟的艺术园区和数量庞大的艺术家群体。所以,我们在公共教育上需要既要对公众传播艺术,培养他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力,又需要兼顾到年轻的艺术家,为他们带来一些切实有用的讲座活动。每一次的展览,我们都会邀请艺术家和策展人在周边的高校和馆里开展讲座活动,另外我们也会有意识地引入一些专门针对当代艺术家群体的活动,例如前段时间的“全球艺术连线”,就是邀请有经验的策展人来讲艺术家如何申请国外的艺术驻留项目。
“艺术讲座进高校”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公教项目,每年都会有十场以上的美术馆讲座在高校举办。同时,针对成渝两地的地缘关系和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地位,我们馆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并与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等很好的艺术专业学科展开合作。针对美术馆展览开展系列普及性讲座也是馆内的特色之一,如针对法国“时空之间”影像展,我们开展了为期七期的“电影梦想家”系列参与性讲座活动;针对“转译的脑震荡:2000年以来的新媒体艺术与方法”展览,开展了为期四讲的“新媒体艺术及方法”讲座。
在公共教育方面,我们遵循着讲座系列性、展览配套性、受众分层性,尽最大可能将讲座的课题作为系列性的学术课题展开对应性的讲座进行互补;同时除展览配套讲座外,加大展览涉及主题的扩展性研究;在受众上,遵循普通观众、学生、专业领域、社区服务四个层面进行活动安排。
艺:成都当代艺术馆目前的所有制情况怎样?主要的经费支持来源是什么?大致的维持费用需要多少?
蓝:成都当代美术馆是由成都市主管部门批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策划发起,由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兴建并投资运营,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多功能非盈利美术馆。
艺:作为一个扎根在成都这个当代艺术重镇的美术馆,请评价一下成都的艺术生态。
蓝: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成都的市民有着较大的艺术接受程度,这使得多元艺术发展没有太多的障碍。在近些年来,成都的艺术机构、美术馆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多,同时也包括像四川美术馆这样的官方美术馆的兴建与开馆、方所书店的对外开放,这些机构的设立使得成都的艺术生态变得更加多样与完整。
以上内容为节选,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艺术当代》2015年第3期。
来源:艺术当代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