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28 09:35
一些若隐若现的黑色点点覆盖在大米上,甚至有些米粒像变异一样的凹进凸起,没有大米往昔的光滑洁白。如果不仔细看这些大米,你可能转身离开,并心中怨恨黑心商家的无良举止。殊不知你的一个不注意可能就错过了一件令人啧啧称赞的艺术品,想要看清艺术家在大米上做了什么“猫腻”,在显微镜下放大45倍,就能得到一个令你合不拢嘴的惊喜。
大米微雕传承人杨文乐
“毫芒雕刻”是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一部分,也称为微雕。指以细如毫毛,微如稻芒的雕刻技术书写文字或雕塑作品。纸、木、竹、棉、石甚至沙粒、头发、米粒、火柴棒、瓜子等材质都是微雕艺术家的心头首选。有“台湾微雕第一人”之誉的陈逢显自1981年起投入毫芒雕刻领域的艺术创作,历时30多年,迄今已完成毫芒雕刻代表作品120多件,也被海外视为中华微雕艺术在台湾的传承人。
微雕大师陈逢显作品
陈逢显位于新北市新店区的毫芒雕刻馆既是他的工作室也是艺术品展览馆,尽管里面陈列着不少漂亮的书画作品,但最吸引人的还是一个个安放在玻璃框内、只能通过放大镜观看的微缩艺术品。这些精巧玲珑的艺术品包括微雕、微书、微画、微塑,精工细作,出神入化。
许通海正在放大镜下观察微型石雕《大米上面跑奔驰》
微雕艺术领域目前唯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唯一被国际奥委会授予“奥运艺术家”称号的艺术大师许通海,《大米上跑奔驰》是他的代表作。据许通海介绍,这部奔驰车车身仅有长5毫米、宽1.9毫米、高1.9毫米。在高倍放大镜下,轿车模型外观的车身、车轮、型号、车窗、刮雨器、车门、拉手、倒车镜以及车内的方向盘、仪表盘、档位、座位等数十个构件纤毫毕现、造型逼真。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车头上的标志,直径仅0.25毫米,而标志与车头连接的立杆,更是细到难以精确测量!
大米微雕是一场毫厘之间的审美博弈。“雕好一粒米,选米是第一步,只有那些修长洁白、圆润饱满的米粒,雕出来才好看。而要在仅有几毫米长的米粒上,写出笔画清晰的文字,除了字写得好,米粒合适外,‘眼尖手稳’也是大米微雕艺人必不可少的条件。”杨文乐说,除此之外,心静是最重要的。
闫交生在米粒上刻的龙
“米雕难度最大的当属人物肖像,一个人一个特征,一件人物肖像作品需要花费八九个小时”,闫交生说,由于大米体积小,稍有不慎就容易被刻刀划坏,所以一件作品一旦开始雕刻就要一气呵成, 闫交生经常为了一件作品,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谈及米雕,闫交生似乎总有聊不完的话,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期许。“米雕对我来说,不只是爱好,更是信念。我想把自己雕刻的‘精品’保存起来,希望有生之年能建一个微雕艺术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微雕艺术。”闫交生说。
搜索
复制
来源:艺术国际业界动态 作者:june整合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