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你觉得你知道了,其实你没有”

2015-06-05 00:00

  “你觉得你知道了,其实你没有”

  编者按:

  大卫·黑尔(David Hare)广为人知的编剧作品是电影《时时刻刻》和《朗读者》,但在英国,他首先是作为一名戏剧导演受到尊重的,并受封爵士。在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的一次演讲中,他坚称好的戏剧永远不应该受媒体摆布,因为“只有艺术才会时常提醒我们:事情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简单”。

  这40年中,戏剧变了,哪怕不是面目全非,起码也是变化明显——它变得更加多样化,更加先锋,曾经被主流媒体把控的戏剧评论,如今则面临着网络和其他媒介的威胁。

  Photo from stevemccurry.wordpress.com

  报纸戏剧版的评论家曾经预言剧场的毁灭,而如今,除了被强盗打劫的,没有一个艺术导演遭遇破产,报纸却在一堆问题里打滚,不少报社面临倒闭。多么颠倒的命运啊!

  艺术与新闻业的关系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你问我最近几十年最好的英国电影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亚当·柯蒂斯的《噩梦的力量》,它考察了政治家怎样利用反恐战争,将自己从国家公仆变成世界救星。这是一部BBC的纪录片,尽管是在电视上播出,但没人能因此质疑其伟大。它用一种崭新的目光观看了我们熟悉的那些人物。

  保守党诺曼·特比特最近说:80年代的保守政府,在经济上下了大力气,没心思去关心文化。在他看来,一个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生产的飞机引擎,比所有还健在的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东西加起来都美。

  第四频道艺术节目的头儿瓦尔德马甚至比诺曼更加极端,他认为,现在没有必要为任何艺术家做任何节目了,因为电视节目本身就是艺术。电视台花了太多时间像侍者一样把艺术端到荧屏前的观众面前,而在现代社会,它没理由继续卑躬屈膝,电视不再引用培根了,它就是培根。电视台的老板听到这种话肯定要乐疯了吧,这种机警的后现代主义言论,让他们如此快捷地省掉了一大笔钱。

  40多年前,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指出了一个挑战所有艺术家的问题,他说:“现实发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才能,媒体每天都抛出一个文化事件,这是所有创作者的大敌。”新世纪,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作为一个戏剧工作者,我写了一大堆关于铁路私有化、伊拉克战争的外交进程、工党的建立和金融危机的剧本,大多是时效性的写作,它们只能为社会提供一个秘书式的记录,不是合格的戏剧。

  2006年,我在纽约看了汤姆·斯托帕特的戏剧《乌托邦彼岸》,这是一部史诗巨作,将生命和19世纪的俄国哲学编织到整个历史进程之中,让人热血沸腾。但在第二幕的高潮部分,我有点搞不清状况,主角五岁的儿子在一次事故中死去,他父亲念了一段独白,说没必要为此事哀伤或者哭泣:“孩子的死亡,并不比军人和国家的死亡有更多意义。”

  Photo by Saul Leiter

  斯托帕特应该是一个仁慈体面的作家,他说出这种话来真让人生气,后来我专门跟剧组成员讨论了这个问题——原来这话并不是斯托帕特自己的观点,而只是他写给那位父亲的台词。为了追求戏剧性,他必须得这么写,只有这样,他才能表现出角色的不可预见性。也正因为如此,《乌托邦彼岸》折射出全然的生活之光:偶然、混乱、灵感四溢,就像有句话说的:天哪,这肯定是真的,肯定是真的,因为这事太倒霉了。

  艺术作品不是为了改变历史进程而作,它的目的不是要说“这种说法我不同意”,指点江湖是一种错误的创作方式,不可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一切大师之作,都不是观点正确的新闻评论。

  新闻业在走向衰落,这跟从业者的素质无关,只是社会发展使然。它有一种特质,既是最好的,又是最坏的:蒸馏。

  新闻报道总是指向一个特定的话题,记者坚信越快越好,越简洁越好。只有最好的新闻工作者才知道,该怎样提示人们,一个人、一个说法和一个事件并非报道中所呈现的那样,它们同时也是它们自身。可是哪怕你明确了这一点,也很难在一篇600字的社会报道中将这些东西表达出来。

  在西方,新闻文化在报纸、网络和电视上都泛滥成灾,也造成了社会的变形,你要是不做点新奇东西出来,人们就会心烦意乱。在这种倾向下,我们会忘记艺术和死亡是最强有力的解毒药。只有艺术才会时常提醒我们:事情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简单。

  十几年过去了,我只确信一件事:我还没有理解美。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奇特的时代,人们想要奇特的艺术,无论是在感觉还是表达方式上,观众们满意地离开剧场时,总会说:“嘿,这事真稀奇,我从来没听说过!”

  “干嘛告诉我已经知道的东西?”这个问题简直是致命的,与此同时,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知道是一回事,了解和体验是另一回事!过于现实的报道复原了奇迹,但其中稀薄的创作和想像却把真实带走了。我要说的是:你觉得你知道了,其实你没有。

  文章选自2010年9月27日出版的Lens杂志(微信号:Lensmagazine)

来源:Lens杂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