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忆寒堂
【题解】
2000年国庆节期间,作者还乡时有一天看到邻居的父辈与晚辈们天未亮就扛着农具忙于耕种;于是便创作了此词。词作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对广大农民经作耕作之艰辛尤为同情。
篱笆女墙葚纷纷【1】,
舍外塘前夫牛人【2】。
更语绕童接黎明【3】。
爹孙犁耙汗淋漓【4】,
人喧狗吠过重村【5】,
袅炊乡乐野人行【6】。
2000年国庆节后
【注释】
【1】女墙,很矮的墙根。葚,桑葚。
【2】夫牛人,即赶着耕牛的农人。
【3】更语,五更至黎明之间的谈话。绕童,此指孩子在村子里的农家为借用农具而奔走。
【4】爹孙犁耙,爷爷和孙子在忙着准备耕地的犁具等。
【5】人喧狗吠过重村,是说耕种者们同牛和狗一起翻阅了村的那边。
【6】袅炊乡乐野人行,大部分的农人伴着晨曲和炊烟开始上了田野。
【写作方法】
这是一首“悯农词”。词作通过“女墙”、“夫牛人”、“犁耙”、“狗吠”、“过重村”、“黎明”及“野人行”等句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农人起早贪黑地耕作农事的乡野画面。应该说作者对农人如此安分守己地经营自己的那份原野的观察是有其特殊意义的。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