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策展人语:张羽——迷漫的指印

  知道张羽的名字是十几年前通过多种书籍、杂志,经常读到张羽非常个人化的水墨作品。他的水墨作品,非常的单纯,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独特性,使人过目不忘。而初识张羽是在1998年10月一起参加“上海双年展”。当时他参展的是巨幅水墨作品《灵光》,应该是这届双年展上最大的作品,展示在美术馆一楼一进门大厅正面的二十多米长的墙面上。张羽的《灵光》作品在明确的图式结构背后特别强调水墨性细腻入微的晕染变化,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却是震撼心灵的。

  后来了解张羽是大陆实验水墨的领军人物。他虽然年轻却已在现代水墨领域探求了三十余年,不管在艺术实践,还是在理论上都有着特别的建树。从那时的《灵光系列》和如今的《指印系列》作品都能看得出张羽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还很有定力的艺术家。

  张羽对艺术很真诚,从不浮躁、也不沾沾自喜,真实的面对这个世界。他曾几次在公开场合讲:虽然实验水墨在大陆和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但台湾的现代水墨发展要早大陆现代水墨20年。我很欣赏张羽这种学者般的态度。

  《指印》是张羽继《灵光》、《每日新报》之后的作品,张羽为这个系列也走了近十年,并已在大陆和国际产生很好的影响。客观的讲《指印》是张羽的行为艺术作品,也是架上作品,但不是绘画作品。而指印行为看似是一种抑制力的修炼,其实,是张羽面对世界的一种认识、一种态度。

  “迷漫的指印”是艺术家自命的展览主题,反映了艺术家认识社会和对生活现实的感悟,以及对指印行为表达的自觉。“迷漫的指印”是张羽的一件指印空间作品,艺术家把自己红色的指印迷漫了整个展示空间。这是张羽又一次大胆的尝试和突破。

  张羽曾经分别在台湾关渡美术馆、大象艺术空间馆作过两次个展。然而,此次在国父纪念馆举办的“迷漫的指印”展,更有很大的不同。艺术家对作品表达的这种控制力是特别难得的,尤其,像张羽指印作品这样已经非常单纯了,就更具挑战性。

  通过张羽的指印行为作品以及“张羽——迷漫的指印”展,我们可以获得这样一种感受,艺术表达应该具有原创性,具有个人性,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好的艺术作品必须具有高境界和独特的品质

  2010年2月28日于台北

作者:李锡奇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