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作为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我很遗憾地看到,中国只有少数几个体制性质的艺术机构平台,如美协、画院等。他们长期垄断着大众的艺术审美标准,控制着艺术资源,制定着价值标准,造成目前中国艺术状况对大众(消费者)是饿、对艺术生产者是饱,而这些平台的操作者理所当然成为最大的既得利益获得者。
中国的美院上层根本没有“美”的概念,只有权力和政治。中国各大美院的机构造成权力与政治的制约,审美及美术在权力与政治下显得如此苍白。各地区美院都存在近亲繁殖的严重问题,这在二十年前艺术只是艺术时还突显不出其严重性,但在今天,艺术多元化、艺术大众化、艺术人性化、艺术市场化、艺术生活化的新时期,便显得日益严重,而且似乎已经越来越成为阻碍艺术发展的绊脚石。它制约着整个民族的审美要求,控制了艺术消费者及艺术收藏者的艺术价值判断。此外,在某些所谓能呼风唤雨的艺术家和批评家那里,艺术变得无标准、无意义、可胡来。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我们必须对艺术、对人性、对大众和艺术市场负起责任,重树标准,反对胡来。
我认为,要想真正推动中国文化艺术产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就必须冲破这种旧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定位的限制,培养大众消费者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画,去感受艺术,从此忘掉用别人的眼睛看艺术,丢掉所谓权威人士的标准去判断艺术,真正建立人性化的艺术和消费市场的新局面。同时,也要提倡艺术家看生活画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艺术,让每位艺术家的作品里充满生活。
在此强烈呼吁,尽快建立一个公众化、社会化、品质化、生活化、学术化的新型艺术品价值及审美审视平台,在中国开创一个崭新的艺术品新型市场化平台,让艺术真正的为社会、为大众服务。
作者:杨树峰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