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谈艺录》对话刘兆平:收藏家应该掌握书画收藏市场的话语权

  刘兆平,1950年生于青岛平度,师从方济众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呼和浩特画院院长,《这一代》主编,中华美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从长城到奥林匹亚艺术行组委会执行主席,第一界世界智力运动会创意顾问。曾主持,安徒生全球庆典中国艺术展;都灵冬奥会中国传统艺术展。现任国际文化创意产业联盟理事会召集人,致力于探索中国写意新境界,推广中国传统艺术生态国际化,现代化。
  《谈艺录》专栏:《收藏》杂志与艺超网联合推出的艺术访谈专栏,面对面访谈100个高端收藏家、艺术家等业界人士,深入问题核心,针砭艺术市场之时弊,建言艺术市场之不足。
  季英伦:《谈艺录》系列访谈主持人;艺超网副总经理、《收藏》杂志市场总监、《收藏趋势》采编主任。
  《谈艺录》:刘老师好。让我们直接切入话题。09年书画市场回暖,成为整个艺术市场的一大亮点,您如何看待这一市场信号?如何看待当下的书画市场?
  刘兆平:09年书画市场趋好,拍卖场天价、高价频出,近现代大师作品被争相竞逐,这一方面说明书画市场的传统深厚;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全球经济危机与通胀压力下说明市场对书画经典作品、大师作品的认同与看重,购买艺术品已经成为一种投资行为。另外,目前书画市场的热闹其实是和中国国情密不可分的,其实,目前市场上真正意义的收藏其实非常少,书画交易中最多的是投资,就是今天买了,过一段时间能高价卖出去。还有一种就是为了送礼。书画市场尤其是当代中国画市场应该说都是基于这两者在发展的。
  《谈艺录》:一个成熟的书画市场的生态链条包括,艺术家、艺术评论人、媒体、艺术经纪人、画廊、艺术投资人与收藏家等诸多角色,在目前市场形势下,他们分别担当什么角色,或者说,他们有没有承担起他们该承担的责任?
  刘兆平:艺术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按照社会学一般的产品流通模式来看,艺术家是艺术生产者,艺术评论人、媒体与艺术经纪人承担传播与推介的功能,而艺术投资人与收藏家则是链条的最好一个环节,实现艺术作品的最终价值兑换,是艺术作品的消费环节。
  目前中国书画市场是照搬西方的模式,但是学的不好,不完善,很多西方好的东西我们没学到位。比如,艺术经纪人环节的缺位,直接把画家推上了前台,画家不只是艺术的创作者,很多时候,还要为自己的作品摇旗呐喊,甚至钻营。因此,整个市场中我们过多的关注画家,画家告诉你他是怎么创作的,他的作品怎么好,应该怎么欣赏,甚至是作品怎么得到别人的认可,卖了多少钱。画家出名了一切就都围着他转了,有些画家多少年了就那么几个题材,艺术手法上也没有创新,但就是有名气,价位非常高普通的画廊代理不了,一些买家想买都不太容易。再比如,艺术评论人的不独立。画家尤其是有了名气的画家,过于强势,艺术评论人没有形成独立超然的地位,很多时候经济上需要依附画家,因此,在作品评论时,很难做到独立、客观、超然,所有的评论对这个画家都是溢美之词、甚至滥美之词,艺术评论、艺术批评成为了艺术赞扬,成为依附艺术作品的脂粉。
  《谈艺录》:那么,收藏家呢?真正的收藏家在整个生态链条中话语权地位呢?
  刘兆平:就像上所谈到的,画家的篡位、艺术经纪人的缺位以及艺术评论人的失位,直接造成了艺术投资人的盲目追高位、追官位、捧名家,直接造成了真正收藏家的话语权的弱势,这对未来艺术市场的发展极为不利。我们应该听收藏者的声音,看看他们的收藏对象是什么样的,普通收藏者希望看到什么样的作品,高端收藏者喜欢哪类题材。而不是像现在大家关注的,那幅画又拍了高价,谁的东西多少钱一平尺。我们看古代或者近现代的东西,今年保利拍的专场,古代部分一下拍出了很高的价位,这些作品经历了几百年的流传,现在看都是非常好的艺术品,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当代的一些画家通过各种炒作的手段达到了现在的润格,现在看市场上是很红火,他的画被收藏之后不说百年,就是几十年后能不能保持这个价格?
  《谈艺录》:真正好的作品一定是符合艺术史发展脉络的,经典的作品会沙里淘金流传百世。书画作品的价格到底应该谁说了算?画家吗?画廊吗?拍卖公司吗?收藏家吗?
  刘兆平:艺术产品,有其价值的特殊性;学术与市场是决定书画价格的双轨机制,一件书画作品的价格的背后,一定有其学术地位的支撑,单纯炒上去的作品是靠不住的。收藏家作为重要的市场力量,应该成为书画作品的重要评判者之一。
  书画作品好不好,很多时候是专业的评论者来评论,但是任何人都有时代的局限性,往往有些好的作品是超越时代的,在当时并不能引起关注。收藏家和评论者不同的地方是收藏家是要付费的,他判断错误要付出很高的代价,相反如果发现一个超越时代的作品,他得到的回报也会十分丰厚。所以收藏家在面对书画作品时态度是最为严肃的,评判也是最负责任的,因为没有人会对自己和自己的金钱不负责。尤其是当代收藏家自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十几年市场的锻炼,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已经产生了一批稳定的收藏群体,藏家的成熟和客观冷静对艺术作品的挑选也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谈艺录》:呵呵。那我们今天的话题的讨论,观点已经很明确了,就是要强调收藏家在书画市场中的话语权。
  刘兆平:对。在书画术市场中应该突出收藏家的地位,站在藏家的角度看,什么样的画最好,什么样的画家是藏家喜欢的。这样至少可以知道几个重要的问题,比如现在的藏家喜欢什么样的作品市场上最喜欢什么样的作品,除了常见的那几个画家,藏家们喜欢哪些艺术家,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应该逐渐把书画市场的话语权放到收藏家手中,让收藏家站在自己的角度挑选,而不是就那么几种作品几个人,收藏家要跟着书画家、与无良的艺术评论人走。《谈艺录》这个栏目也要多关注收藏家,一定要给收藏家充足的表达平台,与话语权平台。
  《谈艺录》: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非常感谢您旗帜鲜明的观点。期待您下次能有更尖锐、更鲜明、更富有建设性的观点。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