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姚龙顺:画陕北,自带小宇宙

  时至,长江两岸已是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的初夏景致。

  身处长江边,心怀黄河魂。姚龙顺老师翻阅着他写生创作的隆冬和初春时节的陕北黄河系列作品,滔滔的说着太极湾,乾坤湾,老牛湾,清涧,米脂和绥德,狄青寨,六郎寨,唐王寨,白云山上白云观,黄河岸边香炉寺,像个阔别久远的人说着自己的家乡,说着说着,话更多了,情更长了。

  站在陕北的塬峁上,黄河蛇形于秦晋大峡谷,天地之间空旷寂寥,深而远的蓝色苍穹白云星星点点,看得时间久了,都能生出悲情来。

  就在这片悲悯大地上,姚老师说,他的命运就此改变。

  对于当过兵的人来说,让他们深深眷恋反复咀嚼回忆的往往不是他们的故乡,而是那段青青少壮岁月的军旅生涯。尤其是姚老师深处那个激荡年代的人来说尤甚。姚老师1952年出生于上海,六十年代末从军,初入军营,首次驻扎凤翔县,随后几年就是绕着黄河各处辗转。

  黄土高原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羊群老汉,山歌亮亮都随着青春深入肌肤,长进血液,待到情深意浓时,任何失散的人和事,终会再见。

  再回陕北,带着纸和笔,任何形式的热泪纵横,都不如手中笔墨的温度。从大雪纷纷的寒冬到嫩柳抽芽的早春,姚龙顺老师先后多次从南京出发,行程越千里,独自驱车,经安徽,走河南,过山西,到陕西。停榆林清涧神木府谷各处画画交友忆往昔峥嵘岁月。前前后后共完成作品近百幅。

  年过花甲,鬓发灰白,仍然日夜兼程千里飞奔,没有司机。

  年过花甲,鬓发灰白,仍然画风突转,从可居可赏的水润润之江南烟雨,到沟壑壑,风冽冽之的黄土高坡。

  有声有色,情绪饱满,风格强烈。

  姚老师常说画江南眼在水,画陕北眼在干。

  干,是深,是远,是阔,是苦。大气磅薄,黄沙漫漫,艰苦卓绝,从姚龙顺老师的陕北组画中可见一斑。

  做自己想做的事,画自己想画的画,抒自己想抒的情,为自己出难题,设门槛,不拘泥于过去的成功,不停挑战不同画风,见识更多的人和事,是自由,是自在更是自律。对于姚老师这样天生自信满怀,能量满满,走到哪里都自带小宇宙,自行发光,感染他人的人来说,只要想做一件事,就一定会想尽任何办法做到做好。这组画就是见证,陕北朋友的热心也是见证。

  再说黄河,这个成就了无数英雄,也吞没了无数苍生的母亲河,华夏文明在这发源,整个中国历史在这上演。如果不亲眼所见,你永远都不懂到她的神秘和分量,如果实在无法到达,就看这幅组画,姚老师百分百的实景写生,笔走龙蛇,黑白碰撞,苍茫浑厚,气吞山河。

作者:陶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