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5-21 14:37
研讨会第二场的主题为“美术史与策展”,探讨美术史与展览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策展人王亚敏以当代艺术策展人的角度总结了他近年来策展的几个思路,如多维度的内外交流、拓展策划思路、同时兼具国际视野、注重感性联结等,其中,列举了具体的策展例子给予形象说明,对高校美术馆策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杨勇副教授以“美育视角下的美术教育反思”为题,作为一名从事美术史研究和教学的高校教师,杨勇老师感慨到高校美术史教学的窘境,从而有必要重新解读美术史的教学价值,第一,美术史首先是教人观察,把握细节;其次,美术史作为人类经验的结晶,其背后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具有较大的探索意义;第三,美术史对于人们理解社会生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以清朝人穿越的例子,指出美术史教学有利于理解和跨越历史语境,最后,杨勇老师回归于高校美术馆教育,提出在美术馆开展美术史课堂的建议。
绍兴文理学院司开国副教授以“《赠与及寄托草约》与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为题,通过研究阐述美籍收藏家福开森与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前身)、北平古物陈列所拟定的《赠与及寄托草约》条文,得出六点研究内容,这对当今高校美术馆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案例。司开国首先就南京大学博物馆开馆、收藏的历史渊源引出论点,对福开森的研究现状一一讲述,简单介绍了福开森的生平和条约研究,最后指出《赠与及寄托草约》虽然充满着西方契约的严肃态度,却隐含着对中国文化的深情,更彰显了对中国艺术的贡献。
吉林艺术学院刘诗源老师在一定范围内对美术史的合理性问题进行讨论,并总结了对展览策划的方法有着哪些积极的影响。他认为如今很多展览的策划都是以美术史作为主要线索进行梳理。他指出作为美术史学科本身其合理性的讨论近些年非常多,同时这对于展览策划的方向也有着非常大影响。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