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姓名:彭丽琛
院校:西安美术学院
专业:实验艺术系
作品名称:冗1
装置 尺寸可变 纸 创作年代 0
作品故事:冗即“余也”。在现代社会人对于物的态度处在极度矛盾的纠结之中,在不断的渴求与丢弃中加速着物质“由生至死”的循环过程。作品材质使用瓦楞纸箱为创作材料,包裹自废品回收站以及人们在迁居过程中所遗留下的大量“无用之物”。以期表达人对于物本质属性的不断消磨从而导致人对于物主观态度的转变。
作品名称:冗2
装置 尺寸可变 纸 创作年代 0
作品故事:冗即“余也”。在现代社会人对于物的态度处在极度矛盾的纠结之中,在不断的渴求与丢弃中加速着物质“由生至死”的循环过程。作品材质使用瓦楞纸箱为创作材料,包裹自废品回收站以及人们在迁居过程中所遗留下的大量“无用之物”。以期表达人对于物本质属性的不断消磨从而导致人对于物主观态度的转变。
作品名称:冗3
装置 尺寸可变 纸 创作年代 0
作品故事:冗即“余也”。在现代社会人对于物的态度处在极度矛盾的纠结之中,在不断的渴求与丢弃中加速着物质“由生至死”的循环过程。作品材质使用瓦楞纸箱为创作材料,包裹自废品回收站以及人们在迁居过程中所遗留下的大量“无用之物”。以期表达人对于物本质属性的不断消磨从而导致人对于物主观态度的转变。
作品名称:冗4
装置 尺寸可变 纸 创作年代 0
作品故事:冗即“余也”。在现代社会人对于物的态度处在极度矛盾的纠结之中,在不断的渴求与丢弃中加速着物质“由生至死”的循环过程。作品材质使用瓦楞纸箱为创作材料,包裹自废品回收站以及人们在迁居过程中所遗留下的大量“无用之物”。以期表达人对于物本质属性的不断消磨从而导致人对于物主观态度的转变。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