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周宗岱:我说蔡德林

2018-05-22 23:43

  我知道蔡德林先生,是从一块招牌开始的。湘潭人很看重招牌字,一块招牌写得好,常常有人谈论,这位书家,也就成为大家尊重的人。如何绍基写的《清芝斋》,沈章位写的《湘潭饭店》,都备受赞誉。后来,《湘潭百货大楼》这块招牌,又为大家所称道。这是蔡德林先生写的。

  这几个字,不炫奇,不拘谨,不取媚作态,不霸悍张扬,笔笔到位,苍劲、朴实,正像那学识渊博的长者打平常讲一般,随口讲来,却口通禅近道。二十来年了,我从百货大楼过,总要抬头看看那几个字。耐看,就是好。

  1987年,我们同在索溪峪写生;到顺德,也兽去看望他,他总是那么朴质,口音、语气,纯然一个湘潭老农,知识、情趣,却又纯粹一个书画家。跟他聊天,很自在,很轻松,没有什么顾忌,对他了解也更多了。

  研究书法,他受周达老的影响。达老重北碑,晚年,还常拿着郑文公碑原拓揣摩;又喜欢于右任,从于书中求索以篆、隶、北碑笔法人行、入草的方法。这种趣味,似乎正与蔡先生的天性合拍。蔡先生的书法,一直是在这条道路上。后来,他与何光年老人过从甚多,何老的字,中锋涩行,沉厚劲拙,看得出蔡先生直接继承了这种风格。当然,蔡先生的境遇远非困顿一生的何老可比,自然就没有了何老那份苦涩与蜷缩,舒展得多。 去年一些作品,分明已更加洒脱,随意,蔡先生己从有法之境,渐入无法之境。

  蔡先生教山水,很受学生爱戴。他几个学生,如今是教授、副教授了,仍然以尊敬之情谈到蔡先生带他们下乡,同吃同住,同出同归,一同作画,尽心、尽意地讲解、示范,学生受益很多。蔡先生存留了好些铅笔写生,画得严谨而生动,显示了深厚的功力。画作品时,蔡先生将画稿加工取舍,当作书法一般写了出来,便成了佳作。蔡先生说,没有写生稿,他就觉得画起来不放手。这种必有稿本的方法,也就构成了蔡先生山水画的特色,看起来生动自然,技法多样,没有四王一路的虚拟和堆砌。而细品画幅,又见其用笔用墨非常讲究,中规中矩,章法多变,不为古人所缚。这种写实风格的形成,应该与蔡先生一直从事教学相关。在学院执教的画家,与画院的专职画家相比较,总是更多地沉浸于自然之中,反复写生,不远离传统去作任性的主观驰骋,这样多年下来,积淀会更厚,功力会更深,不致钻到奇特风格的牛角尖里去,便易成大器。蔡先生才六十多,对中国画家来讲,刚刚进入最佳阶段。有了这样深厚的积累,他年定然了得。

  因为子女在广东,蔡先生去顺德工作了数年,备受尊重。退休了,他却痒挠挠地想回来。乡恋,这是他乡游子不可解的情结。白石老人在北京住了几十年,那么红火,还总是想回湘潭,画材诗材,尽是故乡之事,题画常常是 “客京华” 多少多少年。杨福音在广州实在蛮好,总是一溜就回来了。搞画展,发文章,常在湖南。蔡先生进大学就在长沙,家乡的师友学生,家乡的亲戚朋友,家乡的山山水水,他怎么丢得下。广州的物质条件当然好,看来最牵动心肠的,并不是物质条件,而是与消逝的青春岁月紧紧相联的人和事。

  蔡先生新近出版了书画集,又准备搞展览,他说,我要回来了,借此和大家见见面。

  2004年6月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周宗岱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