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媒体传播博物馆文化 陕西文物火起来

2018-05-25 10:25

  在前两天的博物馆日,一段名为“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的短段视频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尘封千年的文物们变身各路“戏精”一夜爆红。其中,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三件馆藏文物更是大量“圈粉”,激起了各地的游客对陕西文物的兴趣,络绎不绝前来“打卡”。

  “戏精大会”中,唐三彩大秀“千年拍灰舞”、兵马俑“我们不红 始皇不容”的幽默台词,配合着旋律翩翩起舞,让平日里“肃穆而立”的国宝文物们一下“活”起来,被千万网友所熟知,更吸引了众多游客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去看看“本尊”的强烈欲望。

  湖南游客李文琪:“之前看了抖音的那个视频,就觉得让文物栩栩如生,我们想见识一下陕博那些珍贵的文物,就感觉能够与它对话,互动的那种感觉。”

  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部副部长姜涛:“你像我们这件(新石器时代)陶塑人头像,它是捏塑出来的,1973年在我们黄陵县出土的,它表现比较惊讶、惊愕的表情,(唐代)三彩女坐拥它就表现的比较喜悦、比较自信一种感觉。这些文物就是反应古代人们的生活状况,早期艺术创造的一个能力,也是古今我们人心灵一种交流。”

  据了解,这段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7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共同策划的文物创意短视频。目前累计播放量突破1.18亿,点赞量达到650万。这一播放量相当于大英博物馆2016年全年参观总人数的184倍。工作人员表示,将现代传播方式,融入博物馆文化,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更有助于吸引年轻受众深入了解陕西悠久的历史文化。

  陕西文物局新媒体编辑马凤霞:“我们现在发起了博物馆抖音视频大赛,目前我们这个大赛收到了5万多件作品,这些作品里不乏有精品。6月9号,我们会在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当日公布比赛的结果。希望通过这种新媒体的方式,能够让老百姓走进博物馆,对文物的一种喜爱。”

  “活化”传统文化,让文物“有戏”。近年来,我省不断创新陈列方式,使用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方式传播博物馆文化,开启智慧博物馆时代。目前,已完成143家数字博物馆建设,并相继推出“互联网移动博物馆”,“陕西文物网络之声电台”等全新的模式,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今年,西安市的100多家博物馆,还将与专业网络动漫平台合作,大力开发文创产品,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传播文物资源。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