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成长的得失

    很久以来,我几乎每个周六都会去一个叫蓝兔子工作室的地方给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孩子上课。说实话本人好为人师,多年也误人子弟不少,可有意思的是,教小孩子却是我最喜欢的一份工作,也是我受益最深,感触最多的一份工作。

蓝兔子工作室的创始人是一个从事多年儿童教育的女性,她为人谦和,脸上保持着让人感到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围着她喊“兔子阿姨”,我喊她“兔子姐”。

兔子姐曾经发表过很多有关儿童艺术教育的学术作品,还有一本有权威的儿童艺术启蒙著作。在这个领域里,可以算得上是权威了。多年来,她在参考美国早期艺术教育课程,又结合本土优秀艺术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去芜存菁,逐渐形成了“蓝兔子”的特色课程。那里的孩子不再一味听从老师、模仿老师,而是画自己眼中的世界,创造自己的艺术。

这不禁让我开始羡慕那里的孩子,有生动活泼的角色扮演、互动游戏。各种多媒体高科技……这样的趣味性,艺术性,所激发的造力,他们的未来真是不可估量!

         而在从前(也就是我的小时候),也许现在还有,一个班的孩子,画的太阳都是一个颜色的,画的小乌龟的头都会歪向一个方向……更多的是现在的考前班,“风格”及其统一,似乎大家都揣摩出用什么色就能考上什么大学了。什么“央美风”——高级灰、“鲁美风”——傻大黑粗……在考前的画室经久流传,薪火不断。

我想,美院愿望培养的是有创造力的艺术大师,而不是坐在车间出活儿的技术大匠。

可悲,目前的儿童启蒙教育像蓝兔子教育这样的并不多,要求孩子画得和老师一样的教育课程还是占大的比重。这样一想: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被要求把太阳画成圆的,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被告知眼睛是这样画的两道弧线,一个十一二的孩子被要求不许用黑色,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被告知用高级灰能考上大学……这些都是既往发生过的,或许现在也正在我们身边发生。

画了多年的画,回头看看幼时的涂鸦,不断追问自己:回首这些年的绘画,在更有体系的绘画教育中自己也曾郁闷过、纠结过、沉沦过、自拔过……我们得到过……我们也失去过……

 

下面是蓝兔子工作室孩子的作品,年龄小的3岁不到,大的刚上小学。

作者:宋明筱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