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邹明教授一直和学员在一起,示范、改画、讲评,前两天的研修,紧凑且充实,第三天邹明教授带我们去了非洲木雕馆,富有生命力的、质感强烈的乌木雕让我们尤其难忘。
学员感慨
收获挺大,激发了大家对身边事物的发现,以及水墨绘画的表达能力,也纷纷感慨邹教授专业知识的高精尖,授课的认真负责,同时还表示此次写生为大家打开一个新的视角,让大家收获满满。
作者/朱剑荣
笔墨当随时代,新水墨有着单纯性、象征性与自然性,因此写生对于新水墨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写生有其独特的观察方式。龙华区文化名家邹明工作室举行的新水墨课程培训学习,通过对技法与理念的学习,让我对邹老师无比敬佩。在技法上竞然轻松的摆脱了传统的线性,不受线的禁固,以没骨的浓淡,浑然天成。邹老师在讲课、示范和与学员的画面指导过程中,都以开放的思维形式给予知行合一的指导。最后期待龙华区文化名家邹明工作室有更多更有意义的活动。
作者:巫伟宁
作者:刘畅
作者/ 刘畅
邹老师通过示范详细讲解了新水墨的绘画特征,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思考。但画中形象仍受到物象形的限制较深,在以后的水墨实践中,我会更加注重传达物象内在的精神特质。
作者:乔效武
作者/ 乔效武
对我来讲,本次培训是一次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犹如正沉浸在享受中国古琴带来的那种旷远幽静时突然耳畔一阵西方交响。虽说是一种新势力的突然造访,但很享受。
看邹老师画,用材不拘一格,画面构成浑然大气,构成、形式感独到匠心,笔、墨、色洒脱率性,游龙走蛇间,气象万千,令人神往。
这几天跟着邹老师,试图抛开既往,清空已有,从零开始。
这几天想的多,尝试的也不少,有一些突破,虽说不易,但还是有些心得。
作者:徐红
作者/ 徐红
特别感谢邹教授的无私付出。邹老师是全能型的教授,雕塑、综合材料、绘画,都是邹教授的强项。我一直特别喜欢邹教授的作品,有幸请邹教授点评了我的创作,邹老师从创作理念到创作技法,都给了详细的建议,让我获益良多。
作者:余魁
作者/ 余魁
邹明老师上课非常系统、非常用心,用现代水墨代表人物吴冠中、杜大恺、刘巨德、陈辉等水墨创新的代表人物和他的作品给我们讲课,启发和打开我们新水墨写生的思路和思维。老师上课强调取和舍的关系,写生不是照搬生活,而是有取舍;归纳,归纳生活中的物象点、线、面;复杂的东西简单画,简单的东西复杂化。
作者:孔德喜
作者/ 孔德喜
这次新水墨的培训,真的是从心而新,对现当代水墨有了新的认识,对作品的表达也有了新的认识,从刚开始第一天的静物写生到到第二天的建筑图片写生再到最后一天的非洲木雕写生,感觉每天都是玩的心跳,每一天都那么的与众不同,在这种不适应中的我们也逐渐对新水墨开始有了一些领悟。
作者:罗号
作者/罗号
连续三天的新水墨学习培训,为我打开了水墨创作的大门,认识到如何利用新思维、新方法来进行新水墨的创作。邹老师讲解形象生动,对作品的指导犀利到位。他指出:好的作品需要有高格调、大气象,要将简单的东西复杂做,复杂的东西简单做。可以说,这些金玉良言对我以后的艺术创作都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十分感谢邹老师,也感谢组织、参与本次活动的所有老师!
作者:刘占磊
作者:秦亚楠
作者/ 秦亚楠
邹明老师的新水墨主题写生活动三天课程设计目标明确,导向性强,写生安排扎实紧凑。邹老师细致、认真、爱思考,根据学员自身特点引导并示范,直观感受性强。这三天不仅是对老师勤奋、严谨的艺术态度敬佩不已,更多的收获是老师提供了很多的思路让我们尝试打破传统艺术审美理念的思维模式,总之,此次写生收获巨大。
作者:匡慧美
作者/ 匡慧美
邹教授说:写生过程中要本着“ 复杂的东西简单做,简单的东西复杂的做。”第二次参加邹教授的写生活动了。感受很多,收获更多。作为水墨画教学的一名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深知不易。
作者:李春娴
作者/李春娴
今年很荣幸能参加邹明教授的新水墨写生研修班!在这里感谢邹老师的悉心教导和辛勤付出。大学期间主要画工笔,很少接触写意画。对画写意陷入迷茫的我,通过邹老师这三天的分享,找到了一些方向,好的写生作品应该是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而不是详尽如实、细针密缕地摹写现实。我会努力找到自己的绘画语言,教会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去进行艺术表达,提高孩子们对国画的感性认识和审美能力。
作者:梁恬恬
作者/梁恬恬
这次的水墨写生,让我用新的一种角度,多维度的对水墨的艺术语言进行了思考,与传统的水墨写生关系的不同,这次的写生突破了传统的水墨语言,运用了西方的构成的形式,以水墨为媒介,进行绘画写生。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新的艺术体验,也极其具有挑战意义。
作者:吴敏君
作者/吴敏君
邹明老师的研修之旅,带给我们“物”与“悟”的思索。在邹明老师的引导下,我们的双眼在这样难得的静谧时刻,带上了名为“道法自然”的滤镜。艺术的领悟需要不断地感受“术”与“道”,我们学习着探索天与地、山与水、人与城市的和谐篇章。
作者:闫慧
作者/ 闫慧
近期,有幸报名参加了邹明老师的新水墨写生研修班活动,收获颇多。通过几天的水墨写生训练和深入学习,了解到了很多新的专业知识、新的观念,获得了很多启发,对水墨画又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体悟,通过观察,用心感受,总结方法,将生活素材提升到艺术创作的独立体验过程,充分感受到了水墨焦浓重淡清的乐趣。
作者:周清芳
作者/ 周清芳
4月30日至5月2日,我参加了邹明教授的新水墨研修班,这次活动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培训过程中邹老师给我们讲解水墨理论知识,带领大家欣赏当代著名新水墨画家的作品,去感悟画家作品的气象和格调。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以前画画经常是看对象,现在知道除了观察物象之外还要做到物象有我,物我相映,方能相得益彰。
作者:资晖丽
作者/ 资晖丽
经过3天的新水墨学习,感受到了邹老师对于绘画的热情与深厚的学养,总结起来有三点:一是有趣,二是有料,三是有意,邹老师反复强调要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不拘泥于物象,意在表达物象的单纯性,使我受益匪浅。
作者:胡治
作者:王淑敏
作者/ 王淑敏
很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抛开一切单纯的画画。没有接触过水墨画的我,很惊讶的发现水墨原来也可以这样子是肆意的洋洒出心中所想,邹老师真的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感觉美好真的无处不在,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美好皆艺术。愿我们一起保持画画的初心,保持这份热情。
作者:汤韩清
作者:许雁琼
作者/ 矫凌奕
五一假期的这三天过的很充实,有幸能够参与到邹明老师为龙华中小学教师举办的公益水墨研修的学习中,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在水墨画技法和表现上的能力。特别是第三天在宝安非洲木雕博物馆,被木雕独特的造型所震撼。画画之余,大家也拍了很多照片留作素材。感谢邹老师每天早起晚归的为大家做示范、指导和讲评,带动了这么多老师和画友们在水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作者:练威鹏
作者:梁桂华
作者:张爱群
作者:屈顺发
作者:张倩
作者/张倩
五一期间,有幸参与新水墨研修班,跟随邹老师的脚步,走进知上艺术文化园,走进非洲博物馆。了解了新水墨画的相关理论范畴,感受了神秘又质朴的非洲木雕艺术,体悟了新水墨写生的独特魅力。
三天的研修,虽然短暂却获益良多。此次活动不仅让我对新水墨画艺术的理解更深了一步,也让我对中国水墨画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思考。
作者:张妍
作者/张妍
真的,没参加邹明教授课程培训以前,没发现桌面普普通通的小物件也可以有水墨造象之美!写生身边平常的小物,加以自己的联想组合,配以丰富的水墨技法,便是组成一幅幅最平凡也最动人的中国水墨画......
最后,邹明导师表示
邹明工作室计划将龙华区新水墨研修班活动继续进行下去,年底以前计划将再办类似的研修活动,敬请期待……
文章转自公众号:深圳市龙华区文化名家邹明工作室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