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读书与养气是书画家终生的必修课。中国书画讲求“养气”,尤其是“书卷气”。文人终日与书相伴,于艺术自然先入法门。历代书画品评多以“气”论之,所谓“士气”、“庙堂气”、“野逸气”、“高古之气”、“豪迈之气”等等。如细加咀嚼,不难发现这不同的气息无不从读书养气中生发、演化、升华而来。曾见书画行家,鉴赏作品只需稍稍打开画幅的边角,即可知道画作的作者、年代甚至真伪,这就是“气”传递出来的丰富信息,也是中国艺术的玄妙所在。这难以言传的独特魅力,正是西方人学习中国艺术最为费解、最感神奇、最具吸引力之处。
读书的趣味,读书的俗雅,能体现艺术家的格调与修养,每每工作缘故造访不同的艺术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流连于他们的书架,从藏书的种类、内容大致可揣测出主人的喜好、志趣。有时我会向他们请教读书的乐趣和感悟,有时希望他们推荐几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艺术要传承,也少不了出新,这“新”从何而来?除了天分与勤勉,广博的阅读,知识的积累与贯通是创造的基础。所谓集大成者能出入古今。随着学艺的经历、程度、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也努力寻来些书读,可惜一来时间有限,二来自知功力尚浅,多半只能蜻蜓点水,一知半解。转念一想:古人曾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将书本化入鲜活的生活,才是读书的真义。
书,我总是买得快读得慢。渐渐家中的书堆成了小山丘,看不完。一时想起了那句: “书似青山常乱叠”,看来我还是先审美后读书了。
作者:邵仄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