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今天我们处在艺术多元的时代,各类艺术之间的频繁交融、互通甚至渗透、颠覆已显得不足为奇:一方面令人兴奋的是新的创意、新的观念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涌现,以至让我们备受鼓舞,并乐此不疲;另一方面令人担忧的是在看似“多元”的背后,在这频繁而自然的交融之中,无数艺术“一元”中的优势与个性正在不知不觉中淡化磨灭。试想,无数的“一元”不断消解,真正“多元”的艺术格局又从何谈起?
每一种艺术都有其安身立命之根本,这根本就是艺术自身的规律与特性。程十发先生在谈中国画时说:“我们要化进来,而不是化出去。”“化进来”就是要找准自己的立足点,以坚守自己的底线为前提来吸纳外来的营养。而一旦丧失对此认知与坚守的“化出去”,艺术的探索将进入混乱与迷茫。
在艺术繁荣自由的今天,我们不是缺少海纳百川的胸襟和谦虚好学的姿态,缺少的恰恰是一种有益的抵抗。这种抵抗不是因为保守,更不是由于害怕,而是在西方艺术强势下的一种文化自重与自信的选择。法国哲人莱维•斯特劳斯说过:“每一种文化,都是与其他文化交流以自养,但它应当在交流中加以某种抵抗,如果没有这种抵抗,那么它就不再有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去交流”。
作者:邵仄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