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改造的快速步伐,“都市水墨”在画坛成了新话题。首先提出的大约是全新城市——深圳的画院,这两年古城南京也兴起来了。然而,当人们看到远威的这批作品时,便会一惊——啊!他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都市水墨”的进程。
水墨一词,原是中国画所专用的,与“笔墨”大约同义。近年出现了冠以“试验水墨”的一支画坛探索者,“水墨”的内涵始有了变化,“都市水墨”与“试验水墨”或许是同路人罢!总之,都使用着中国画特有的宣纸,特有的毛笔和特有的墨,手法则力求其新,力求其变,力求摆脱传统,力求张扬特性,其中大不乏借鉴西法者,这一“水墨”的概念,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墨了。
远威早在学生时代就聪敏擅画,他有很强的速写基础,他又踏实的捕捉物象的能力。而后,他受舅父的影响,专攻传统山水画,临习过宋元明清几代名家的画法。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因工作的条件,有机会出访欧洲、美洲、澳洲、日本和东南亚诸地,新鲜感受促使他尝试新画法,他找到了将异域风光和现代都市纳入中国水墨的途径,他有了品尝鲜果的快感,便一发不可收,直到如今。
远威的都市水墨是自具一格的,与前述之“试验山水”有异同,异多而同少。我以为它有这样一些特征:其一是涉及的内容广。山河风光、新旧建筑、车船交通,无所不包。这一广字,是包含着质量的,就是说,所罗列的这些内容,他都找到了恰当表达的艺术语言。其二是笔墨变化多。他的基调似乎是水墨加速写,但在笔墨运使和虚实安排上,因景而异,因情而异,或简或繁,或偏于中,或偏于西,或奔放淋漓,或淡略轻松……它是一个充实、丰富的境界,一个耐人寻味的境界。其三是抒情性。他是有感而发的,客体的美未必是他眼中的美,他眼中的美一定联系着他的水墨情怀,同时含着他心目中那些西洋印象派的情调和色彩,他因之有了激情,有了冲动,反复诉诸笔墨,才成就了他的作品。所以,它们总是有节律的,或激越,或舒缓……它带着现代诗或曲的某些品味。
近些年来,远威的“都市水墨”样式和品质渐渐完备成熟了。他在挥写那些洋味十足的现代建筑时,就象我们涂抹山石和丛林,也仿佛我们在做花卉的写意。他已经进入了自由驰骋的境地。
对于他的作品,有人说太洋了不像中国画。是的,它的样式确实已经远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但它却保持着中国水墨韵律的核心位置,因而又不能不视之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画。又有人说它抽象、变形、前卫。其实,中国画的写意就含有抽象的成分,意象就是界乎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半抽象。远威的抽象,是用简略的方式表达对象,是一种概括和集中,也是一种意象,只是观察、表达方式上受着诸如明暗和焦点透视等西画观念的制约。他并没有刻意变形,而是用意挥写,是抒发式的,是现代的,却并不“前卫”。
古人有“十年磨一剑”之说,远威十年来的辛勤探索,造就了可喜的“都市水墨”新篇章。在江苏、南京,无疑他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
作者: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