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书画艺术最尚气象,于创造伊始,便吞吐有度:崇尚抽象与表现,非徒具象与描摹,至于笔墨技法之富,纷缊宜修,非等闲俗士能解。以论诗之律法,迨李唐而大备,书画之法亦参诸诗法,情景互求开新境界。自然万象,阳舒阴惨,寓于笔端,心神领会惟妙手使能偶得,须从容达其内蕴,游于艺而不滞于艺。艺术为发扬生命而设,我国历代善书画者,莫不崇尚“生机”。“生机”贵在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生机”乃生生不息也;即所谓“天行健”也,其与“道”必不期然而然合焉。美哉艺乎,艺者,江上青峰心灵所裒,天涯芳草腕底所钟。艺者,发山河之文藻,撷骚雅之幽馨;大哉道乎,道者,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者也。余曾集《离骚》中两句为联:“佩缤纷其繁饰,循绳墨而不颇。”这是我私心所神往的美学观念(或曰准则)。前一句是对艺术作品的外在要求,它必须繁富、丰盈、自足,也就是屈原所追求的“修能”。第二句则是对艺术品之所以成其为艺术品的内在要求和质的规定性,所谓“绳墨”,即法度、规矩之渭也;“颇”,偏离、悖离之谓也,七步成诗,必具七百步、七千步之底功在,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也。
昀晓女史,能诗善书,当代青年艺术家之佼佼者,问艺于我,特将些许旧感书与昀晓共勉。“艺”脱不开“术”,脱不开基本功。“术”的运用则是有选择性的,这取决于艺术家的艺术个性。应该说艺术家胸中各有其不同的“成竹”,但都要练就“庖丁解牛”的过硬本领。昀晓女史能够千万百计地直接取法古代存留迄今的原迹,以期与古之造字人达成心灵上的默契,善莫大焉。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亦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此乃对妇女之歧视也。今更定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淑女以厚德载物。”昀晓以为如何?
2008年11月28日于北京斯是陋室
作者:文怀沙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