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21 11:25
在“军械库战利品”艺术展上捕获智能对象
在画廊和博物馆中,艺术作品越来越需要同参观者的手机屏幕来争取关注,然而在回声公园的“智能物体”画廊中,盯着手机屏幕却是欣赏这些艺术作品的唯一途径。他们目前的展览“军械库战利品”,就是试验通过免费技术来扩展和分享艺术观赏体验。
画廊负责人查德维克·吉布森给Hyperallergic论坛的邮件中写道:“该项目的原始推动力是想策划这样的一场艺术作品展览,这些作品由于历史意义,市场价值和地理位置的原因我一直无从欣赏。”通过免费手机应用123Dcatch,吉布森3D扫描了2015年纽约军械库艺术展现代之翼的80幅左右作品。他为每个作品从不同角度拍摄了8到20幅照片,从而通过手机应用来生成3D模型。然后,他将这些定制的AR标签(类似于QR二维码)贴在画廊的墙上和地板上,每个标签连接着一副艺术作品的3D模型。当画廊参观者通过他们手机或平板上的一个免费应用Augement来扫描这些标签时,相应的作品3D模型便会出现在他们的屏幕上。毕加索,李奇登斯坦,弗兰肯·瑟勒以及米罗——这些20世纪最伟大的大师们尽在你的掌心。
很明显这些作品并不只是高分辨率的图像,但却是客观反映这些艺术作品的3D扫描。作为众多增强现实应用中的一款,Augment被用来显示给用户一些产品或物体在现实世界中是如何存在。它并不是简单地将静态图像投置在环境中,而是将3D模型像真正的物体那样呈现,来回应你的动作。这意味着,当你在智能物体画廊中沿着AR标签移动,你观察作品的角度就会随之在你手机屏幕上改变。对于展览中的一些雕塑这种方法特别有效。例如,当你能够完全绕着这些标签移动时,你便可以得到经典的考尔德360度全方位视野。
一些人认为这种尝试是将艺术画蛇添足地游戏化了。然而,从另一种角度讲,它却可以潜在地加深我们的艺术参与度。虽然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几个小故障让人联想到苹果地图的惨败),但是很明显地它却改变了我们艺术欣赏的方式。如果在你的家乡你便可以看到一件艺术作品的3D复制品,你还需要飞越大半个地球去这些真正作品藏身的博物馆中欣赏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人接触到数以千计私人珍藏的作品,而这些私人珍藏对大部分人是不予开放的。所以,它不是让我们远离艺术体验,而是更可能地将更多的受众与他们可能从未见过的艺术相连。
吉布森说道:“私密地3D扫描纽约军械库艺术展中的这些艺术品,然后将这些数字复制品展出,是对使得这些作品摆脱未来被私人珍藏命运的一种简单尝试,通过数字化这些作品,它们有了二次生命,部分成为了未经授权的反档案化作品,更具有包容性,更适于分享。”
(编译:尚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eyj@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来源:凤凰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