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06 00:00
唐代篆书最高成就的李阳冰铁线篆《千字文》
李阳冰是秦李斯后最杰出的篆书家,他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独领篆书风貌千余年,承前启后,使篆书这一失去大部分实用功能的古老书体得以延绵不绝,是书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重要一环。
篆书在汉代,日常应用的地位已被隶书所取代,虽在碑刻题额和摹印等方面仍旧延袭了使用篆书的习惯,但已多是置六书法则于不顾,粗制滥造,仅取其繁华的装饰效果以示庄重而已,其发展自然也就受到影响,特别是两晋南北朝时期,楷行书已趋成熟,篆书更是沦落为装饰性的纹样,随手增减笔划,随意臆造字形的比比皆是,真正意义上的篆书创作已经停止,基本无人问津。直到唐代中期,在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背景下,才出现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篆书家-——李阳冰。
李阳冰曾对古文字深入研究,追溯六书渊源,创造了自汉以下五百年来的第一次篆书繁荣,虽然这种复兴只是相对意义上的,但其对书法史的影响却是足以与其约千年前的李斯和千年后的邓石如相抗衡的,他是李斯至邓石如之间近两千年间的唯一一位值得一提的篆书大家。
他自称“斯翁之后,直至小生”。在许多人看来乃其自夸之辞,但在今天,如果我们能冷静、客观地梳理一下篆书艺术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李阳冰的这种自谓是历史的、客观的,是具有相当合理性的。
在唐代诸体书法皆取得极大成就之时,“李阳冰一出,洞悉小学,补益文字,迎合时俗所趋,其书又如虎如龙,劲利豪爽,遂定为一尊,不独以‘仓颉后身’名高一代,抗行、真、隶、草之贤,且侵侵然超越前人,直趋秦相李斯而代之。”(1)他的篆书是这期间惟一一个承前启后的亮点,他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是重要而突出的。
李阳冰之后的篆书艺术,几乎成了他个人风格的一统天下,一直到了邓石如的出现,其间虽也有如徐铉、赵孟頫、李东阳等篆书名家出现,但却没有谁能突破李阳冰篆书风格的笼罩,走出一条创新的路子来。所以说,如果我们将李阳冰创造了“玉筋篆”之后直至邓石如出现的这一千年的篆书发展称之为“李阳冰时代”,人们应当是能接受得了的。
虽然,李阳冰的艺术创作没能达到完美的境界,虽然直至今天他仍是一个不甚被重视的书法名家,但他于书法史,特别是篆书史的贡献,却是任何人所不能替代的,其功绩是任何时候也抹灭不去的。
李阳冰以篆书为己任,始学李斯《峄山碑》,承玉筋笔法,然在体势上变其法。线条上变平整为婉曲流动,显得婀娜多姿。《金壶记》称“阳冰尤精书学,豪骏墨劲,当时人谓曰笔虎。
”张旭的笔法也曾得到李阳冰的传授。暮年所篆,笔法愈见淳劲。自称:“ 斯翁(李斯)之后, 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康有为《广艺舟双辑》称其为:“以瘦劲取胜,若《谦卦铭》,益形怯薄,破坏古法极矣。”当时颜真卿所书之碑,必请李阳冰用篆书题额,可见其篆书影响的深远。
顺序需要调整,大家包涵!
来源:中国书画超市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