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归去来兮!于衍堂等名家作品回乡展出

展览现场

  2016年5月13日上午,《首届潍县籍在外著名书画篆刻家作品回乡展》在潍坊郭味蕖美术馆隆重开幕,陈秉忱、郭味蕖、于希宁、宋步云、徐培基、高小岩、于衍堂、郭怡孮等60位潍县籍名家济济一堂,堪称史上最大规模的潍县籍书画篆刻名家作品的集结展览。其中,于衍堂的《丝路风情》系列人物写生作品系第一次在潍坊亮相,引起强烈关注。

展览现场

  于衍堂自幼跟随父亲于希宁学习书画,秉承家学,1953至1958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受业于李可染、李苦禅、蒋兆和、叶浅予、王式廓等大家,是中央美院第一届本科生,与同学朱乃正、傅小石、卢沉、周思聪等同为共和国培养的第一代艺术家的重要代表。于衍堂造型能力、书法功底俱强,以速写与书法的线条相结合,丰富了中国画线的表现力,其书写性的造型兼有油画的结实与中国画的生动,被誉为中国画现代进程调和中西之路人物画画家的标志性大家。

  于衍堂生前任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是西北地区美术教育的重要哺育者,当代西北美术界的中坚力量大多出自其门下。在兰州任教期间,于衍堂写生的足迹遍布河西走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创作了大批《丝路风情》写生作品,以丝绸之路的壮美风光、草原生活和人物肖像为主题,表现了祖国各族人民用劳动创造生活的热情与信念,赞美了劳动的伟大与生命的坚韧。

展览现场

  艺术评论家贾谬介绍,潍县书画传统可上溯于清代金石大家陈介祺,20世纪上半叶,涌现出郭味蕖、徐培基、于希宁、赫保真、陈寿荣等大家,形成潍县画派。其中郭味蕖、于希宁被画坛公认为20世纪中国画推陈出新的花鸟画大师,亦是新中国美术教育的重要拓建者。第二代传人中于衍堂、郭怡孮成就最为卓著。郭怡孮为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栋梁之材,于衍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美术教育的重要哺育者。二人在中国画的现代性实践上均大刀阔斧,锐意进取,取得影响全国画坛和现当代美术史的重要成就。当代潍县籍青年画家张宜、梅童于萍、潘川、沈童等渐露头角,体现了潍县画派传承上的后劲。这一切都离不开潍县深厚的书画传统与民间土壤。

于衍堂 天水娃 纸本水墨 44×68cm

于衍堂 玛曲小学写生 纸本水墨 44×68cm

于衍堂 丝路风情写生 纸本设色 108×93cm

于衍堂 老农写生像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