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姚龙顺大写意作品

  “每次看到姚龙顺老师大写意作品的时候,自己如同从糟糕的情绪,俗世的纷扰中连根拔出一样,完全被吸引,被抓住。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就烟消云散。”

  首先普及一下,大写意的知识。说那些学术性的词语,不见得有用,我就简单的说几个家喻户晓,如雷灌耳的名字吧: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潘天寿等等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大家巨匠都是大写意国画这个阵营的。大写意绘画一度曾代表着国画的灵魂。

  由于大写意不仅要求对线条,笔墨,造型有高度精炼的控制力,还要求对生活对生命保持着敏感的触角和睿智的思考。这必须经过长时间寂寞的打磨和锤炼。

  长时间的苦熬,让大写意画变得不那么的受浮躁人士的欢迎。更多的人更喜欢一炮而红,一招定天下,更喜欢描摹/图色/复制/粘贴的艺术创作。

  在最精彩的大写意国画愈发的式微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疗愈。

  自由的生命力和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每幅画都诉说着一个大写的痛快,干净。没有一处的多余,笔笔见功力。生命的律动如音乐般的在画面中唱响。线条,老辣与轻松,浓墨与淡墨,厚重与轻盈之间的自由转换,交错。无一处不美妙。看到这些画,语言瞬间煞白。

  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真诚。你的艺术是虚假的,扭曲的,诡异的典雅的,高尚的都是内心的真实呈现。艺术家是最了解自己艺术的。对于那种自我欺骗的用来买卖的艺术,最后伤害最深的可能不是受众,而是艺术家自己,像一个被出卖的灵魂一样,没有了最可贵真和美。

  依然如我们的生活一样,艺术的构成也是无数个说也说不清楚的琐碎,琐碎。日复一日的不停的在书法,线条,造型,构图,水墨之间重复重复。然而琐碎的事情重复的做,如果在加上点热爱,专注那就是专家,大家。姚龙顺老师致力于绘画四十余年,每天的生活如太阳东升西落般的有规律的重复着。读书,写生,创作,游历,访友,都是为了在艺术这条路上走的更深,更远。

  曾经的姚老师在圈内是一个热闹的人。但何故突然间一下子隐居般的消失了呢?

  姚老师说:并非是自己清高,而是内心的召唤,那时候内心有一种声音提醒自己,还需要做功课,需要理性,需要回归。喧闹的名利场,给人陶醉的同时也让人迷失,自己很亲幸当初能够听从内心,悬崖勒马。

  如今的姚老师还在不停的探索并延长自己的艺术生命正是由于当初及时的抽身。正如今天我们所见很多成名成角的艺术家不是已经不再画画,就是千篇一律的复制几十年前的自己。实属可悲,遗憾。

  每次看到姚老师的时候,很多朋友都会诧异,姚老师又变了。变得更帅,更有朝气。谁会在几十年之后没有被生活框住,谁会在几十年之后,能够越来越帅,谁会在历经时光的巨变仍然保留着一份天真,成熟中闪烁着晶莹的可爱呢?唯独姚老师,他和他艺术一样都有着至纯至粹的生命底色。

作者:陶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