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已知年代最早金缕玉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2017-01-23 17:45

  (汉代玉衣)最高等的是金缕玉衣

  “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23日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开幕,224件(组)上海博物馆珍藏文物及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制作工艺最精的一件金缕玉衣在此间展出。

  玉衣是中国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尸用具,用金属丝或丝线将玉片连缀而成,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丧葬用玉。据馆方介绍,这件徐州博物馆藏的西汉金缕玉衣是本次特展唯一一件外借展品,徐州博物馆于2001年对玉衣进行了修复,修复后的玉衣由头罩、前胸等十余部件组成,玉片总数为4248片。

  “(汉代玉衣)最高等的是金缕玉衣,往下还有银缕、丝缕等。这件(金缕玉衣)是诸侯王级才能用的,还是玉片最好的一件。汉代有不少(玉衣),但是级别高且好的就没几件了,”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馆员葛亮说,一个月后,另一件银缕玉衣还将接替金缕玉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自史前、经夏商周三代至秦汉,中华文明在这一早期阶段的发展影响了后来的文明进程与走向,也孕育并塑造了承续至今的中国传统文脉。“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就聚焦于这一历史阶段,借助甲骨、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印章、钱币和建筑模型等各类代表性文物224件(组),以“文字”、“统治”、“生活”、“信仰”和“葬仪”五大主题切入,探索中华文明的源流与发展,“让文物说话,讲中国故事”。

  224件(组)甲骨、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印章、钱币和建筑模型等各类代表性文物,围绕“文字”、“统治”、“生活”、“信仰”和“葬仪”五大主题,探索中华文明的源流与发展。

  如新莽诏版刻有新莽始建国元年(9年)为检定度量衡而颁布的诏书,其铭文婉转流畅又严谨规整,代表了秦汉篆书的最高水平;“匈奴相邦”玉玺是战国时期中原与匈奴发生政治联系的重要物证,也是目前可见最早的中原王朝颁给周边少数民族的官印。

  “这次展出的漆器,时代从战国到秦汉都有,这个时期其实是中国漆器史上第一个高峰时期,除了一套六子奁在国外展出过外,其他都是首次展出。”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主任包燕丽告诉记者,“中国是漆器的发源地,中国的漆器其实已经有八千年的历史了,中国人的生活用品、丧葬用品等等都是可以用漆器制作的。”

  “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将在上海博物馆展至3月26日。

来源:人民美术网资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