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如风过境》教你从彩绘材料分辨康熙五彩瓷

五彩是传统的釉上装饰技法之一,又名硬彩、古彩。它是在瓷胎上用生料,矾红勾线,用单线平涂的方法,在800——C--900——C之间烧成,色。彩鲜明透彻。

五彩是传统的釉上装饰技法之一,又名硬彩、古彩。它是在瓷胎上用生料,矾红勾线,用单线平涂的方法,在800——C--900——C之间烧成,色。彩鲜明透彻。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是以红、绿、黄三种颜色为主,纯粹的釉上五彩则较为少见。釉上五彩取代了青花五彩,改变了过去釉上五彩和釉下青花相结合的方法,烧制便捷、效果良好。

康熙时使用明代留下的旧彩料,色彩保持了明代特征。五彩装饰多应用于陈设瓷,色彩种类不多,故色调变化不够多,彩绘材料主要由颜料和调色剂组成,颜料的色相和用法如下

矾红:为不透明的大红色粉末颜料,用胶水调和使用,故又称胶水红,用来洗染各种大红花朵和人物衣服、鸟类羽毛等,有厚度感,也常用来填地皮和作淡红用,但不能和其他颜色相混合,否则矾红因熔融而消失。矾红用乳香油调和时则用于画线和画线箍。

古大绿:透明的深绿色,水调和颜料,用于填花叶正面、人物衣服及石头、树叶、图案等,烧成前为铁灰色。使用方法是先加水擂拌调匀盛入碟碗器具中,操作时用笔拌水调和成稀薄糊状(俗语称为作“标水”)填于胎瓷装饰部位。因颜料在碟碗中使用久了易集结,用时会流动这一物性,故颜料隔二、三天需用擂锤重新擂拌一次方好使用。

古绿:透明的黄绿色,水调和颜料,用于填花叶的反面、嫩叶、技干,也常用于填人物衣服、石头、树叶和图案等,烧成前为红灰色,用法与古大绿同。

水绿:透明的淡水绿色,水调和颜料,用于填地皮、浅色花朵、衣服、山石、水色等,烧成前为灰白色,用法同上。

古紫:透明紫色,根据装饰部位色彩的需要,可调配多种同类色调,如红紫、蓝紫、鲜茄紫色,烧成前为灰红色,用于填树干、树枝、花朵、衣服、石头、配景等,用法同上。

古翠:透明淡蓝色,水调和颜料,用于填花朵、花苞、衣服、石头、配景等,烧成前为淡蓝色,用法同上。

古黄:透明淡黄色,水调和颜料,用于填花朵、花蕊、配景、地色、老人衣服等,烧成前为红黄色。

雪白:无色透明玻璃状,水调和颜料。

清代康熙朝,瓷艺家们还发明了釉上蓝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这种蓝彩比釉下彩的青花更为浓艳,黑彩则黑亮如漆,显得器物更加富丽堂皇,美不胜收,成为彩瓷的主流。由于发明了釉上蓝色色料,“古翠”代替了青古蓝色,它取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走兽、鱼……处处可作为描绘对象。所表现的内容多反映元明以来的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西厢记》及唐宋诗意的花鸟、山水和民间吉庆寓意的题材,深受民间绘画影响。

康熙五彩有白地和色地两种。收藏时要注意一点,即釉面上均有闪幻变化的“蛤蜊光”,釉彩之外的白地上有彩虹似的光晕。纹饰造型注意准确与传神,与明代五彩只注意色彩、不讲究造型的风格有别,在施釉上大部分较明代匀薄。在传世的康熙五彩中,官窑出品仅有碗和盘之类的小件器物,色彩艳丽的大件器物一般为民窑产品。图案画面生动活泼,题材丰富多样,除一般的花卉、山水外,大量题材采用的是戏曲、小说为人物故事画。器物底足内题“大明成化年制”或画秋叶、钟鼎的,大多数是康熙中后期的产品。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