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品藏风雅的艺术收藏品:砚滴

2018-05-20 19:28

  

  

  我国古代的书斋里,除了书籍笔砚,还有很多辅助性的文房用品,砚滴就是其中之一。

  砚滴,也叫水滴、水注,是古人研墨时的注水器。古人研墨因砚池小,用水壶往砚池里滴水,往往很难控制水流量,于是就改进发明了研墨时滴水的器具??砚滴。砚滴和水壶相似,都是用来盛水和注水,都有储水腔、进水口和出水口,不同的是砚滴无盖,进水口亦是气孔,一只手指或按或放置进水口,即能自如控制出水口流水量。砚滴的出水孔小,为砚台注水很方便,因此获得了文人墨客的广泛喜爱。除了砚滴实用性之外,其造型各异、材质繁多,也由此在文玩中形成了一个独有的门类,成为人们收藏玩赏的艺术品。

  

  李治甲,甘肃省收藏协会党委书记、大槐树书画院院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收藏砚滴,迄今为止已收藏各类砚滴近千件。砚滴并不是李治甲唯一的收藏品类,但却是他最珍贵的。

  闲来之时,李治甲除了欣赏把玩,就是为这千余件砚滴一一创建“身份证”:记录每一件砚滴的特征、信息和故事,并一一拍照整理建档成册。几十年来,他一直延续着这样的收藏习惯,在他看来,收藏除了欣赏以外,就是要对藏品深入了解,研究其中的历史和文化,将藏品的故事和文化价值更好地延续下去。

  彩陶神龟砚滴、紫砂冬笋砚滴、铜质圈型砚滴、铜鎏金蟾蜍砚滴、铝质瑞兽砚滴、蓝釉山楂形砚滴、青花扇形臂搁砚滴……一件件形态各异的砚滴都是李治甲的“宝贝”。他收藏的砚滴从材质上有陶瓷、紫砂、竹木、金属、玉石等,材质各异;从形制上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人物的、动物的、植物的等,种类繁多。李治甲对这千余件砚滴如数家珍,喜好书法的他始终不舍得使用自己收藏的砚滴。

  

  在收藏过程中,也让李治甲对砚滴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总结了很多关于砚滴的知识。例如砚滴的样式历代均有创新,如汉代砚滴多为龟蛇熊羊之形,古朴浑厚;魏晋时蛙、龟等青瓷砚滴较为流行;南北朝时期以动物造型居多,如蛙形、兔形等;唐代砚滴形制小巧,造型别致,除有瓷制品外,还有铜制品,如龟形砚滴;宋元之时,瓷砚滴再度兴盛,砚滴造型新颖别致,有舟形、坐俑形、童子牧牛形、鱼形等;明代瓷业高度发达,砚滴更是争奇斗艳;清代砚滴以象生形居多,做工精巧。

  经过精心的收藏和研究整理,李治甲在砚滴收藏方面已颇有建树。他认为,砚滴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小巧,易于把玩,器形虽小,却艺术性极高,摆放在案头,意境深远,是文人雅士个性的集中体现;第二是形制多样,世间万物都可作为题材,欣赏砚滴如同进入万物博览园,使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集实用、欣赏、把玩于一身的砚滴,不愧是“风雅的艺术收藏品”。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