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陕历博:“三维技术”为文物保护修复注入“新活力”

2018-07-31 20:48

  陕西省通过“三维扫描”和“三维建模”工艺,对文物缺失部分进行虚拟复原和修复,为珍贵文物保护与修复注入了新活力。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展示室里,技术人员正在通过“结构光三维扫描仪”,对一尊佛像进行扫描,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修复师就可以得到这件文物的表面信息。而在一旁的3D打印机,在获取文物信息后,就可以立刻将文物进行复制打印。

  技术人员韩博:“(通过三维扫描)这个模型的还原度可以达到99%,它表面的纹饰和一些细节特征,同时我们还可以快速的获取一件文物的体积和表面积,这个技术它的应用方向,主要包括文物数字档案的留存,文物虚拟修复的辅助。”

  技术人员介绍,在文物修复中,有的文物因为受到侵蚀,表面信息已经模糊;还有的文物被发现时已经残缺不全,三维技术能够将采集到的文物信息转换为数据模型,为文物修复提供精准数据依据。

  韩博:“比如一尊上千年的石碑,它历经风雨沧桑,表面的字已经不清,通过肉眼无法辨识,通过现在的技术,我们就可以快速采集它的模型,并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来使表面的文字凸显出来,从而辅助我们一些历史研究。”

  目前,正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的“文物修复季特展”上,观众将可以看到不同类别、不同材质文物在“三维技术”下的修复过程。这个展览为期两个月,到8月底结束。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师白璐:“我们这个展主要展示,新兴技术在传统文物保护技术中的应用,游客来到这边,他会看到我们对文物从建模开始一个数据的收集,到三维的应用,文物修复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向游客展示文物修复的日常基础流程,揭示文物背后的秘密。”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