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纸无贵贱 4

          

          4                                      4                                                                                                                                                                                                                            柯 兴 发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天涯道友曾夸我“每天都在练扎马步的功夫,基本上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话出于鼓励,很给力,但也正击中我的要害。

 退休之后,难得一份向往已久的悠闲,能随心所欲地画画、看书、上网。但也愈发觉得功夫乏力,根底薄弱。年轻时该做的功课 ,该练的本领,或者荒废了,或者还一片空白。

 譬如说我画得最多的人物速写吧,还是停留在依样画葫芦的阶段,而且这葫芦还常常画不圆呢!又譬如玩水墨,年轻时没看过多少国画原作;就是在五公祠看过的那几张山水花鸟,也看不进去,甚至讨厌那千篇一律的老面孔。从小没机会接触水墨前辈,玩水墨是中年以后的事情。书法也没练过,所以说“功夫乏力,根底薄弱”是真的,不是谦虚。

 有一件事我总在琢磨:练出那么好的造型和笔墨功夫还不是为了表现你心仪的对象?譬如我坚持画舞蹈、人体和小鹿,是因为我发现这些对象很入画,有我喜欢的丰富而独特的绘画性。我每天自得其乐地“扎马步”,就是在跟它们“相看两不厌”。不光是发现他们的美,更重要的是发现它们身上隐藏的绘画性(视觉形式)。这种绘画性的发现与表现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发现是表现的动力和先导,表现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不断地促进发现的拓展与深化。如果说我每天在扎马步,那一只脚是在练表现的功夫,另一只脚是在练发现的功夫,两只脚都要踏实、平衡,这功夫才真的扎实、地道。 

   “其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浪漫诗仙李白是多情的,但也是专一的,他的佳人在高山流水间。。。。。。    

                                                                                                              2012.03.18上午于鹿乐居 

 

    ( 待  续   )  

作者:kexingfa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