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有智慧的人不会在意言语争锋,卖弄依仗言辞的人往往缺少智慧。谨守口舌,闭塞耳目,去掉锋锐,避免纷扰,在光明中与光一样明亮,在尘土中与尘土一般颜色,这就是大道精微处的和同浑一。
掌握了事物与大道的运行规律,自然不需要言辞催迫争锋就能达到目的;通过言辞强为而占据上风,不过是一时泡影,难免会出丑卖乖。不争于口舌言语,不惑于耳目欲望,没有好胜斗狠的锐气,远离毫无裨益的纷繁干扰,与光明、尘土同色同处,不露丝毫异色,没有半点差异,就能与大道浑然而同一。
《老子·德经·第五十六章》: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不刻意去追求亲近的关系,也不故意疏远排斥,不依靠外物获得任何利益,也不受到外物的伤害,既不求其尊崇,也不受其轻贱。这样才能成就天下最珍贵的品质。
不过分在意与追求,就不会有失去的担忧,不依赖其利益,就不会受其制约与伤害。欲望与追求,往往是失望与危险的源头,不切实际的目标与错误的方向一样,都会导致必然的失败。言辞、欲望、胜败、纷扰、光鲜、普通,都是世人十分在意,却又与大道毫不相干的东西,只会干扰专一于智慧真知的心境,舍弃对这些浮躁表象的牵挂,才有可能去追求真正的与大道同一。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