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为人生而艺术-- 范存刚作品品读

  从宗炳的“畅神”说,顾恺之的“形神”论,董源、巨然在山水画创作上追求平淡天真和笔墨情韵,到赵孟頫、柯九思的以书入画,再到钱选的“士气”说和倪瓒的“自娱”思想。中国文人画从其发端到发展的全过程,始终以自我为中心,带着强烈的主体意识。中国文人从不把绘画作为沽名钓誉之途,也不会为艺术而献身。艺术是他们茶余饭后的一种需要,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创造了这种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态型的“绿色绘画”——文人画。

  读范存刚的中国画作品,第一感觉是过瘾。这种感觉的产生源于其作品纯正的笔墨传承,超逸的文人气息和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概言之,范存刚的绘画属于地道的文人画一路。

  范存刚授业于孙奇峰、吴悦石等国内大写意名家,直追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写意花鸟画巨擘的用笔传统,以书入画,笔笔写来,用笔造境,变化随心,尽显笔墨之能事,更是心迹之外化。因而,读其画作若观其作画,笔迹随心流动,痛快淋漓,怎一个爽字了得。这种表现心迹、饱含情感和精神的笔墨独立于造型之外已成为极佳的审美对象,而范存刚却将其有机地融入其大写意花鸟画造型之中,赋予其花鸟画更丰富的精神内涵。读其作品是一种享受,观其作画更是一种享受。

  范存刚的花鸟画极重文人意趣。从饶有意味的花鸟造型,看似不经意的点线面组合,画面中诗书画印的巧妙经营中,处处透露其“意匠惨淡经营中”的匠心独运,品读其画作让人回味无穷。范存刚充分地展现了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抒情性,用其书写性极强的作品延续着中国文人画“平淡天真”、“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不学为人,自娱而已”的尚意精神。作品中笔墨间的意态关系,赋予个性情感的造型,深厚的书法修养和简约的画面结构有效地实现了其个人情感意趣的传达。特别是基于扎实的笔墨功底上的放笔书写,夺之于法度,得之于偶然,可谓托意趣于豪端,寄情性于天然,赋予其花鸟画更丰富的解读线索。这种“以画为寄”亦人生、亦艺术的态度正是中国文人画的精髓所在。

  大写意花鸟画之难,难在以极简洁的语言去表现极丰富的精神内涵。这要求画家在笔墨和造型上都需要千锤百炼,烂熟于心。中国文人画是诗书画印多门类艺术结合的文化综合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又要求画家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方能画出高水平、高格调的文人画。邓椿言:“画者,文之极也。”陈师曾认为文人画的要素是: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这些都为文人画家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范存刚深知这些道理并努力实践着,他正在传统学习的基础上,努力建设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属于他自己的大写意花鸟画新风格。当然,这对他来说不是殉道而是享受,因为绘画是其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许华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