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公仔的精神——关于新公仔•石湾陶艺名家邀请展
上个世纪末雕塑理论家孙振华博士把雕塑家魏华借用石湾公仔图式创作的反映当代人生活状态的人物雕塑称之为“新公仔”。“新公仔”的提出一方面正是雕塑艺术界对于样式主义,现代主义的批判,希望中国的艺术摆脱西方艺术的审美系统;另一方面又鼓励艺术家们更多地关照当下,关照本土,更多地表达当代人的生活和情绪。
在今天,在石湾这一特定的地域里,“新公仔”再一次地提出,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新公仔,在今天应该具备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广覆的意义,其意义不仅表明了对传统的尊重,更重要是强化对石湾公仔的发展、改变。这种改变也正是石湾公仔的本意,“笔墨随时代”是太自然不过的了。一方面我们回顾历史,会为公仔演义创新所感动:霍津的《白釉老翁像》造型古拙、神韵震撼;刘左朝塑造眼前人生百态,潘玉书的雅致,刘传先生的人文气息等等。另一方面也为当代优秀的石湾陶塑艺术家创造所感动。梅文鼎先生极少做公仔创作,偶尔为之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永恒的欢乐》既有着哲人的幽默,也有着凡人的趣味;潘柏林先生《佛》的造像开拓了石湾极简主义造像的先河;鈡汝荣大师《爷孙俩》是把现实主义题材纳入公仔创作中的代表;周烦先生把现代雕塑造型语汇融入公仔中,并且拥有极强的塑造力;刘藕生大师是目前把学院主义塑造方式与文人写意相结合最为完美的实践者;封伟民大师精通传统技艺又娴熟现代语汇,是新一代石湾公仔集大成者;潘汾淋大师把石湾的“手艺”转化成为现代的陶艺语汇,是较早进入国际大展的本土艺术家,还有众多的优秀陶艺家就不一一例举。
清代开始石湾公仔吸收西方雕塑,较重视人体结构,在现代,学院艺术的介入促使石湾公仔结构更为严谨,从某种意义却又失去了石湾公仔造像的随意、随性、随情,也失去了石湾公仔的文人特色,传神特色。所以新公仔并不是要放弃传统样式,而是强化传统样式使其更为强烈,更为诙谐、幽默,更能表达当下人喜怒哀乐的形象,表达当下人的情感和情绪。从这种意义来说,我们的创作要找到自己与时代、社会的契合点,释放并表达了当下人的情感与心态,这才是石湾公仔的精神和智慧。
在当下,石湾公仔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因循守旧,我们太重“技”而放弃了“艺”。同样我们一方面盲目自大,坐井观天;另一方面又放弃石湾公仔的优秀特质,放弃我们先辈对待眼前生活关照的积极态度,在题材的选取不合时宜。
新公仔的意义还在于提醒我们针对石湾公仔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改变是常态,创新是永恒的。事实是石湾公仔样式内涵永远也无法回到过去,我们要做一个选择,是做一个守墓者或是做一个不断丰富石湾公仔内涵的创造者!
艺术的意义除赏心悦目之外,最大的动力就是创新。艺术家最大的意义也取决于他们审视生活的态度。他们是思想的敏锐者,也是个性的发现者,更为人类创造了千奇百怪的审美趣味。感谢艺术家们的创造,丰富了石湾公仔的内核,感谢艺术家呈现优秀的创作。
大庸
2008.4
作者:大庸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